2023年,自治区民宗委在做好全区统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上,“四举措”积极稳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助推各民族优秀语言文化创新交融,推进构建和谐语言生态,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民宗系统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26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活动,各市县民宗委(局)多措并举充分营造全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推广普通话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艺汇演、“普通话+职业技能”专题培训、“小手拉大手 说好普通话”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普及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是创新方式搭建优秀语言文化交流交融平台。在柳州市柳江区等多地移民安置点,通过创新开展和谐语言生态建设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传活动、语言文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培训成果展演等活动,推进和谐语言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促进各民族优秀语言文化创新交融。组织开展《二十大代表风采录》等5部短片的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版本的百场民族语电影下基层活动,让基层党员群众“看到、看懂、看好”本民族语言版本的党员教育优秀作品。联合自治区广电局举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意八桂·绽放民族团结之花〉融媒体特别活动及《奋进新征程·诗意满八桂》主题晚会。
三是推进各民族语言文字科研和保护工作。开展“京族喃字文献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广西民族语文研究机构及科研人员情况调查研究”等,举办2023年广西民族语文学术研讨会。组织审定壮文规范词语140条,在广西民族报等媒体上发布并推荐推广使用。组织收集、汇编历年来审定发布的2636条壮文规范词语。持续推进广西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以及《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丛书》《汉壮专名对译辞典》等语言文字工具书和读物的编纂工作,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语言文化。
四是做好各民族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召开2023年全区民族语文翻译政策和规范标准培训会,开展民族语文翻译政策和规范标准培训。举办2023年度壮语文水平考试。组织开展苗族语言及中越边境壮族等民族语言翻译人才调研工作。在南宁市武鸣区、田东县、西林县等12个县(市、区)开展涉及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山歌、戏剧等语言文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培养工作,培训壮族嘹歌山歌、苗族山歌、壮族天琴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近千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