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首届语言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东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西民族大学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语言博物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藏大学等30多个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的6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师生参加研讨会,并围绕“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深入研讨交流。
当天上午研讨会开幕式上,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广西语言学会会长卞成林在会上致辞;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党委原书记、广西语言学会名誉会长韦茂繁,百色学院校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吕嵩崧,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主任莫宏等嘉宾分别发言和祝贺。主旨报告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原副会长戴庆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核心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锦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祥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成龙,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莉宁5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语言博物馆是传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阵地》《丰富语言资源样态,强化语言博物馆功能》《地方普通话资源保护建设》《语言资源保护历程及其方法》《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的定位、目标与任务》的发言,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下午分5个小组讨论,与会人员分别围绕数字化对语言博物馆的建设路径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边境地区语言的多样化保护、乡村振兴视域下语言景观研究、论AI语音分析工具对濒危语言保存的应用与影响、新时代背景下语言重点实验室建设等近40个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广西民族大学语言博物馆。
据了解,自治区民宗委与广西民族大学于2021年签订了共建语言博物馆、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意向书并合作共建,具体工作由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负责。合作共建目的是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发展民族语言文化,开创民族语言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子,把语言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展示品牌。合作共建以来,自治区民宗委提供了大量民族语文类论著、文物、工具书、资料集等材料和民族语言多模态展示语料,丰富了展馆内容,并依托语言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平台促进民族语言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自治区民宗委和广西民族大学将继续以语言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为载体,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大局中,努力将语言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建设成为广西语言文化展示和传承、语言人才培养和语言资源典藏的重要基地,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讲好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