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上午,由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策划共建的“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举行四方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标志着全国高等院校首个“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正式建成并对广大师生开放。
开设“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的重要论述和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旨在人文荟萃的民族类高等学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一个集中展示、交流和研究的新品牌、新平台。展阅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同时也得到了北京、内蒙古、吉林等11个兄弟省区(直辖市)的大力支持。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设在相思湖畔的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八楼,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和突出“融”的导向,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让广大师生通过阅读出版成果,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承担新的文化使命。
据悉,“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合作共建主要围绕五个内容开展:一是广泛汇聚全国各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出版成果,推动展阅区成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成果最齐全、取阅最便捷、人文气息最浓厚的重要阅读场所;二是集中展示广西各民族代表性古籍,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广西古籍中“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历史进程;三是提供完善的“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资源服务,促进古籍资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举办相关学术讲座、成果发布分享、专题研讨会等活动,普及古籍基础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升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影响力;五是建设成为一个特色古籍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熏陶、培育“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精神,培养更多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首期建设汇集了汉、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仫佬、毛南、京等20多个民族的古籍整理出版图书416种1793册,其中国家民委组织编纂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首批成果、《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52个民族卷是展阅的精品图书。下一步,各合作方将加大共建力度,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广泛搜集更多兼具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的古籍整理成果,共同推动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成为全国展示宣传古籍整理出版成果的重要窗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