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融水苗族自治县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021-12-30 19:06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民宗局     作者:吴进初、石姗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1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珍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誉,深化示范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助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同心同德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稳步推进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断强化自我定位,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学习作用,把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纳入政府党组、常务会学习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深入开展“四史”学习,充分认识和理解“两个共同”的深刻涵义,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教育基地培育力度,高质量打造促进民族团结“桥头堡”,投入2200多万元,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国家税务总局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融水县直自治县梦呜苗寨已顺利通过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实地核验,成功创建8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全面完成“同心文化载体”项目建设12个,同心文化阵地教育作用进一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打造“赶坡会”“打同年”“芦笙斗马”等民族文化品牌合理安排县庆、芦笙斗马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成立70周年县庆筹备工作委员会,积极谋划、开展县庆筹备各项工作。

同心同向抓转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坚持依托丰富的自然、民族文化资源,抢抓用好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据统计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家,以龙头企业、示范点、示范基地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特色糯稻、食用菌、螺蛳等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成果,支持融水糯米柚等地标产品改良升级。持续增强生态工业。围绕完善香杉生态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及木材原料产地优势,做好板材加工文章,新引进竹木精深加工企业6家。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新引进新能源项目3个、总投资达25亿元,九元山、摩天岭、梓山坪风电项目顺利投产。积极融入柳州螺蛳粉产业链,引进螺蛳粉产业链项目4个、总投资达1.9亿元。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完成上规入统工业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0.5亿元,同比增长17%。持续做强旅游品牌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文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实施精品战略,深入开展创建工作,香粉乡雨卜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龙沟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梦呜苗寨民族风情街获批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积极开展旅游宣传策划,多措并举推出系列优惠政策,预计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88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旅游消费105.57亿元,同比增长46.68%。

同心同抓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保障基本民生。扎实推进就业工作,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3%,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23万人。持续发挥社会救助作用,不断夯实民生底线,发放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金额9716.75万元、惠及34.14万人次。加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民族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和义务教育薄弱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803万元,着力改善全县少数民族聚居区办学条件。利用民族政策办好民族高中、民族中学、民族小学三所民族特色学校,在18所中小学校持续开设寄宿制民族班,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受优惠教育政策和优质教育权利。充分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积极开展一系列“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广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成立非遗合作社,在旅游线路节点和景区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点,不断加大保护传承力度。积极开展非遗项目、传承人入库和申报工作,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7项,市县非遗传承人101人。2021年杆洞乡尧告村非遗保护经验“乡村人才振兴‘尧告模式’”荣获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优秀案例。加强民族工艺品产业化建设,支持民品企业提升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探索营销方式,有力地推动苗族服饰刺绣、芦笙及民族特色工艺旅游产品进入市场,民族文化工艺产业逐渐融入国内市场目前,全县共有19个市级以上的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形成产业化,56家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店,从业人员160人,年销售收入1860万元;村屯有126家苗族服饰制作手工作坊,从业人数1250人,年销售收入2520万元。民族工艺的产业化有效助推产业振兴,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手工艺+旅游+企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加强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杆洞乡乌英屯、洞头镇彩林屯等5个村屯荣获“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合力打造安太乡寨怀村新寨屯、红水乡良双村旧寨屯、杆洞村松美屯等3个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落实乡镇村寨防火安全措施,重视民族村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内涵,讲好民族村寨故事,加强民族村寨文化阵地建设,注重民族特色村寨规划和保护利用。持续实施文化惠民政策,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七彩山歌颂党恩·乡村振兴奔小康“脱贫后的第一个农民丰收节”等系列主题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阳光工程来抓,积极谋划,分类推进,强化落实。除芦笙斗马常态化惠民演出因疫情停止演出外,已完成全县少数民族村寨消防装备提升工程、屯级100个球场灯光设备安装工程,县直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已拨付资金1431.77万元、惠及15.28万人次,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县本级配套资金政策,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30512人,参保率92.98%。

同心同抓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

注重选拔任用,不断优化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坚持树立重基层重实干用人导向,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科学安排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重要岗位任职。择优选拔75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科级领导,29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领导。不断优化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注重源头引进,不断为基层工作补充新鲜血液。严格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聘工作,着力引进年轻干部,改善基层干部结构,加快储备少数民族干部。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483人,其中少数民族345人。充分利用自治区政策扶持,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29名。注重培养锻炼,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大优秀后备干部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选派优秀干部驻村、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澳門太陽城专业娱樂平台 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 体育博彩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泉州市财政局 河南省水利厅 白城市人民政府 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