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贺州市农业部门按照“发展平衡、生活美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标,注重抓好宣传教育、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示范引领等方面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年内,积极帮助民族地区争取各级惠农政策资金4775.249万元,惠及农户60707户;发放稻谷生产补贴653.92万元,惠及农户33916户;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68.83万元。
抓宣传,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年共召开党组(班子)会议3次,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召开3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等,举办3期民族团结政策法规培训班,在富川黄沙村举办“乡村振兴阅读分享会”1期、在富川茶沙村兴办“童心向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次、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在黄沙村和秀水村举办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农业农村系统2021年“宪法宣传周”宪法进农村活动1次、在平桂区槽碓村开展“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运动会”1次,在富川朝东镇举办“农民丰收节”1次,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同心文化载体”建设工作的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同时,通过召开7场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有效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并积极指导结对共建的茶山村建立村规民约,制作了同心长廊,村规民约上墙,倡导移风易俗,传承优秀瑶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富庶美丽生态宜居和谐稳定新农村。年内,全市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推荐1412户,推荐融资需求金额33974.48万元。其中富川瑶族自治县完成推荐199户,推荐有融资需求金额达10459.68万元,落地放款共144户,放款金额达到7646.98万元。
抓发展,多举措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带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农民增收,深入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指导农机春耕备耕工作,组织召开春耕农机化现场会,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指导当地瑶族群众发展红薯机械化种植生产、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洋新村两面针、岗梅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两面针、岗梅、三叉苦等中药材种植情况、产品加工、销售情况助农民增收。同时,推进项目建设,多举措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继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项目提质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建设,示范区、镇域主导产业不断扩大,生产设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帮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黄沙村争取8万元经费支持该村开展水产养殖高产示范基地,推荐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申报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朝东镇秀水村获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推荐富川瑶县申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年内,积极帮助民族地区争取各级惠农政策资金4775.249万元,惠及农户60707户;发放稻谷生产补贴653.92万元,惠及农户33916户;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68.83万元。
抓民生,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民族地区教育、法治宣传等社会事业,以及产业发展、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增加投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各族人民共享国家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依托乡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民培训。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农技服务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支持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此外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民培育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专门开展培训,举办茶叶、果树、中药材、食用菌、养鸡、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去年就开展相关培训70余场,培训人数约2300人次。同时,强化民族地区群众法治宣传,组织举办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农业农村系统“宪法宣传周”宪法进农村活动,现场发放民族团结、宪法进农村主题的宣传资料,向农民群众宣传有关涉农法律法规,并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设立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张贴宪法、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及宅基地管理等涉农法律法规等知识宣传版面,展示农业综合执法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方面取得的成效。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此外,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展示民族地区新风貌,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两微一端”等融媒体作用,大力宣传贺州市“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多频段多角度宣传平桂槽碓村生姜产业、农旅融合产业,央视还将平桂区槽碓村设为乡村振兴直播点。年内,完成农民培训10000多人次,其中农业科技培训4000多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5780人,村“两委”干部党员培训13期904人次。
四是抓示范,推进挂点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以党建引领挂点民族团结示范村工作,组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茶山村瑶族文体团,该团先后参加“贺州市农业农村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活动和农民丰收节农趣体育比赛等活动,并在农民丰收节体育比赛中获得了扛米赛跑二等奖及拔河冠军的好名次。并支持茶山村组织在家党员、村两委干部等40多人到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感党恩 忆初心 开新局”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坚定了茶山村党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争当先锋模范的决心与信心。同时,争取项目改善茶山村产业基础设施,投入130多万元在茶山修建机耕路、排灌渠道等田间基础设施。并帮助谋划挂点村产业发展,确立通过集体牵头发展茶籽油加工产业,以加促销,带动周边茶籽油产业发展的短期目标。由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共同包装了茶籽油标准化深加工项目,并成功申报市集体经济项目扶持,目前已落实项目扶持资金60万元。此外,开展六一儿童节“童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暨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教师节“尊师重教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共青团投身乡村振兴“双结双促”活动、农业农村局“情怀颂党恩 圆梦微心愿”活动等一系列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分别与茶山村退伍军人、困难党员等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开展走访慰问、上党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茶山村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