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区深入贯彻中央、全区、桂林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目标,积极发挥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核的抓手作用,引领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市、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绩效设计,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谋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精神贯彻落实,按照桂林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要求,出台《叠彩区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绩效目标实施方案》等3个文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纳入常委会研究内容、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基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内容,把绩效管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组织协调、各部门联动发力、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绩效推动,探索创建的新形式新方法。区委、区政府结合辖区民族工作实际,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绩效实施细则,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景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学校、进纪念场馆等,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如在迴龙社区打造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在大河中心校打造的戏曲京剧非遗传承基地、在虞山公园打造的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成功创建了20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1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充分展示了叠彩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特色和风采。
三是强化绩效奖惩,调动相关单位创建的积极性。自2019年以来,先后运用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调动全区42个部门、6个区外单位积极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基地)创建工作,共向区委推荐50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任务。完成较好的部门为专项绩效一等次,建议对15个完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任务完成缓慢的部门为专项绩效三等次,向自治区推荐芦笛小学校长陈海荣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向自治区教育厅推荐大河中心小学、凤集小学为自治区级民族文化教育立项学校,较好激发了各单位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示范城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