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兰县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
把牢主线,高位推动。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坚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抓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抓创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创建工作格局。
传承传统,丰厚底蕴。传承红色文化,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境内有45处革命遗址、遗迹,得以保护利用。传承民族文化。持续保护传承壮族铜鼓文化习俗、椿榔舞、蚂拐节和瑶族猴鼓舞、乌洋神戏等列入自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团结传统文化。500年前明朝正德年间的民族英雄、抗倭名将韦虎臣,近代的人民英雄韦拔群,现代的三弄瑶族乡全洞村石奶青一家三代汉、壮、瑶同住,巴畴乡巴英村的廖邓两姓同祠等,他们是东兰传承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完美诠释。
细化措施,深入推进。结合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县情实际,东兰县围绕“1+1+2+10+N”工作思路,以“创建活动7+N”为主阵地,以“培育一批教育基地、健全一批工作机制、实施一批建设项目、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创建一批示范典型、打造一批特色村寨、开展一批文体活动、创新一批宣传载体、化解一批民族领域风险隐患、表扬一批先进模范”等“十个一批”重点工作为主线,对创建成员单位的任务进行量化分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目前,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