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宗教活动场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创建工作融入宗教活动场所日常事务中,扎实推进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市目前呈现出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良好态势。
抓教育,丰富创建内涵。一是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关键少数作用,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的意识,自觉抵御利用宗教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促进全市宗教领域呈现出爱国爱教、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和广大信教群众中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开展“走进红色基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教育,通过课堂教育、现场参观、情景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追溯红色记忆,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爱国情怀。三是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把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的全面培训作为管长远、打基础的战略性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培训,切实把宗教界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2021年,全市开展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和农村基层宗教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共12期,培训400人次。
抓管理,增强创建实效。一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日常,抓在经常。全市各县(市、区)宗教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指导辖区内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日常管理,端正教风引领团结稳定,促进全市宗教领域呈现爱国爱教、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增强爱国情怀。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法律法规,进一步坚定信教群众文化自信,不断推动创建向更深层次发展。三是组织全市各宗教团体开展“学党史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系列活动,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加快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积极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
抓服务,形成创建合力。一是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生活,鼓励信教群众勤劳致富。组织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三年来,全市宗教界参与扶贫救济捐款捐物共计40万元。二是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日常管理,引领管理规范服务社会,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宗教重大节日、重大宗教活动期间,组织民宗、公安、消防、食药等部门加强对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工作,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制定活动安全预案,保障合法宗教活动顺利进行。三是认真落实各级宗教工作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县级督导员、乡级联络员、村级信息员、场所协管员”宗教工作联动体系作用,构建起“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宗教工作网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