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国境线长43公里,有4个边境乡镇,37个边境行政村,14个抵边自然屯。近年来,大新县立足边境民族地区实际,在一线抵边村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抵边村屯呈现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抵边村屯显眼位置树立标语广告牌、利用固定墙体制作宣传墙50多处,更新宣传标语30多条,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走进群众生活。2021年以来共组织民族宗教政策宣讲会80多场次。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广泛宣传,抵边村屯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人心。2021年来完成6个“同心文化载体”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我为祖国巡边疆”活动,组织边民巡边护边,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要求,守好祖国“南大门”;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民族联欢会、“邻里一家亲”茶话会,开展抵边村“最美家庭”评比、“门前花园”“彩绘围墙”等活动;组织各行各业到一线抵边村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共20多场次,各族群众和广大游客在抵边村屯深刻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创新建立“邻里长”制度,以户为单位五户一邻,五邻一里,通过邻里长深入摸底排查、积极入户访谈,妥善应对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民族团结走访活动,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充分利用“议事亭”,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保持民族宗教领域和睦和顺。
发挥阵地作用,凝聚构筑民族团结强大合力。2021年以来共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900多万元,实施37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助力推进巩固拓展抵边村屯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完成9个兴边富民示范点建设,其中2个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全县有3个村获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村获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