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是桂林最早开发的一处风景名胜,有“桂林山水旅游开山地和桂林历史渊源地”美誉。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1999年桂林市将其建成公园,续取虞山而命之,占地3.2万平方米,兴建公园时,不仅原址重建了虞帝庙、南薰亭、仰尧亭历史建筑,并新建五福塔、闻韶楼以及美泉宫、怡沁园、九重天等新人文景观,是中西结合、古今共融的精品公园,现已成为城北最重要的民众栖息地和知名旅游胜地。桂林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虞山公园坚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计划”,以“四个结合”创新服务载体,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今年6月,被评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
将民族团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快文化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虞舜文化,亦是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园区充分发掘、利用虞帝文化,讲好虞山故事,做足虞舜文化文章,通过“孝行文化长廊”“虞帝庙”“虞山”“舜庙碑”石刻等虞帝元素,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思想基础。深入挖掘虞帝晚年南巡期间,推行以“孝”为核心的五典之教,教化古越族人,施仁政,勤政亲民,以仁德治天下,化解民族矛盾,形成和谐相处的民族氛围,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将民族团结与宣传教育相结合,营造浓烈氛围。园区围绕提高“民族团结”认识和知晓度做足文章,在大门LED屏、公园售票窗口和园区游览路线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主要游览节点设有民族团结大型景观小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落实“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为更好地向广大各民族同胞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园区利用有效的旅游资源,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民族活动简报、公益广告等途径,每年向50万人次游客和群众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宣传教育当中。
将民族团结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精彩纷呈的民族活动。园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克服没有专业演出队伍的困难,与全市各民俗演艺队伍、社区文艺队伍、电影放映公司等强强联合,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诗赋月季”、“花香·禅韵”禅茶秀、“虞帝祭祀大典”国学秀,“虞见·繁花胜景”歌唱祖国快闪以及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等活动,传递浓厚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
四是将民族团结与游览解说相结合,拓展民族团结桥梁纽带作用。园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宣传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在原来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虞舜“礼、仁、孝、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另一方面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到园区导游员培训中,进一步加强职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解说词中,通过讲解,不断强化各族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引导各族同胞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