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西市安德街以打造文化安德、生态安德、和谐安德为主题,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完善机制,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组织保障。调整充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配置,以安德街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班子人员为成员的一套人员组织架构,具体负责安德街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出台安德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分片管理、受理接访和化解纠纷的联动机制。
强化文化保护与传承,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举行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文艺表演以及扮抬阁巡游等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原生态舞蹈弄腊舞、壮族田间矮人舞被正式列入自治区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编排文艺节目巡回各村屯演出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政策、各类法律法规进行宣传。积极培育安德山歌、原创武舞、大孟舞狮、安德末伦等文化精品,多次在全区、百色及靖西市内上台演出。各级国内外知名媒体多次到安德采风、拍摄,充分展现了安德独特的文化魅力。
精心谋划打造,文化名镇建设成果丰硕。安德街以“创建历史文化名镇”目标,以构建文明和谐街道为统领,以“文旅结合”战略为载体,心系民生,真情服务,扎实有效地推动精神文明、民族团结进步等各项工作的创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家庭先进示范村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五星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村民自治村模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百色市“生态宜居红旗村”等荣誉称号。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契合。安德街紧紧围绕以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有力契合点,坚持项目申报、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短板、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屯倾斜,不遗余力改善发展条件,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13个自然屯均已通了水泥路,建有2栋村委会办公楼,有标准卫生室,全村共有10个篮球场、5个文化室,3个戏台。全街1217户均已有稳固住房。同时通过门面出租、劳务服务、烤烟返还、桑蚕服务等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奠定经济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