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全州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一点两线三面(即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出发点、坚持服务与管理两条线、综合三个工作层面)”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打造创建“三个好”。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正确方向。制定印发《关于成立全州县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整全州县民族工作委员会的通知》《2022年度全州县民族团结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指标及评分细则》,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巩固好思想基础。把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施“同心圆工程”,维护好民族团结。举办“壮族三月三”文艺汇演、瑶族盘王节活动、民族联谊联欢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坚持服务与管理两条线,夯实创建“三个基础”。坚持服务发展大局,夯实创建的经济基础。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落实到基层,惠及民生。年初,该县向上级争取到424万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项目建设。推动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 8个易地集中安置点建立民族之家,着力做好“扶贫产业到家,务工就业到家、就读学位到家、签约医生到家、奖补政策到家、乔迁祝福到家”的六到保障体系,为各族居民创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条件。依法规范管理,夯实创建的法治基础;在民族学校开设法律法规讲堂,开展普法教育;成立民族地区群众维权站,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完善涉及民族因素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
综合三个工作层面,推动创建“三个提升”。建立健全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资源有效整合”的创建工作格局。此外,还建设民族工作队伍,提升创建工作综合能力。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干部培训、发放民族政策知识系列丛书、开设“民宗干部大讲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等活动,全面提升民族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团体作用,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凝聚力。打造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两河镇红色旅游阵地品牌,积极培育民族干部、民营企业家、专业人才等“三支队伍”,突出抓好骨干人才培养,共同做好创建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