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南区第一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五条实施路径,加强五个方面硬件建设,开展六项工作内容,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556”工作体系,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融入教学管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确定了通过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投身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的工作目标。明确了高标准的示范点建设“八个一”要求。大力实施“红石榴培根铸魂工程”品牌,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六个一”工程:开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读一本民族团结好书、讲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写一篇民族团结作文。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月、班团队会等活动统筹实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
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感融入环境建设。学校注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环境建设之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氛围。目前已经建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廊,在围墙边开垦了一个劳动基地,让各班同学在这里体验“富硒”种植。把楼梯建设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展示平台。结合“清廉学校”建设,利用教学楼的连廊,建成了“清风长廊”。并在校门处建了一个“青青书吧”。通过环境的建设,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内容。
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入社会实践。学校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少先队大队等组织,积极引导学生共同参加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学校的红领巾志愿服务团队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组织学生进入工业园区参观学习,共同感受港南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壮阔历程。骨干教师把具有特色的民族美术课程、音乐课、体育课送到乡下去,组织学校师生与靖西市有关学校进行结对帮扶,不定期进行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有效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