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为抓手,在各族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活动,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主题交流活动套餐,凝聚青少年教育“学习圈”。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等活动,建立“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奖章争章”“红领巾巡讲”等队伍,走进各族青少年广泛开展宣讲100余场次。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品牌活动。今年来,全市青年大学习每期参加人数均在1.6万人左右,每期完成率均达200%,稳居自治区和百色市前列。推动专题学习教育进校园,利用主题团日队日、少先队活动课、道德法治课等课堂主阵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拓宽青少年教育“体验圈”。充分利用靖西市老乡家园康城社区“群团之家”、世邦新城“青年之家”青少年活动阵地平台,开展“迎新春 赠春联”“阳光助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依托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靖西市壮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组织青少年身临其境体验,在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更加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生动鲜活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交流100余场次。利用寒暑假组织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重点青少年家访活动,帮助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
打造志愿服务交流活动特色项目,建立青少年教育“服务圈”。鼓励和引导120名各族西部计划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遴选到村工作,成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平安靖西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余场次,成功打造“法惠边城”志愿服务、“壮医惠民”健康志愿服务、“保护非遗·传承文化”科普志愿服务等15个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为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医疗义诊、科普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凝聚青春力量、巩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目前,靖西市在桂志愿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407支,注册志愿者10.2万人,累计发布项目1830个,项目总时长1264.9万小时。
发挥“结对子”交流活动载体,推动青少年教育“活跃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班级、教师、学生等多层次多形式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结对合作、联谊联心、济困帮扶等活动30余次,组织开展“石榴花开一家亲”与边境乡镇青少年“手拉手” 活动5场次,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深化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深圳龙岗26所学校与靖西城区学校结对100%全覆盖,精准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青少年交流教育累计100余人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