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保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展交流主题活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等举措,深入实施“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是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间。坚持把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旅游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着力点,稳步推进通往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称号的“那温人家”二级公路建设,不断优化景区旅游路线,着力畅通各民族游客与“那温人家”的交往渠道。指导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体验性旅游项目,在红叶森林公园、矮马王国、吉星岩、那温人家等AAAA级景区开展研学旅游,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在矮马王国景区开设赏萌宠、骑矮马、乘坐马车、越野沙滩车、观光马车、电竞体验馆、打气球、水上滚筒、儿童手工坊抓娃娃、钓小鱼等体验项目,在曼贝侬小西湖乡村旅游景区推出露营烧烤、手工制作、草垛艺术打卡等创意项目,不断满足各民族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游玩和体验需求。
二是着力开展交流主题活动,充实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分别在南宁市动物园举办德保县矮马萌宠乐园(南宁市动物园分园)开园仪式;在县芳山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暨“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千人游园主题活动;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在吉星岩景区、矮马王国景区举办为期7天的乡村旅游庆丰收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各族游客在体验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积极参加边关旅游联盟推介会、2023年“深情百谊融湾区”文旅宣传暨大健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以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百色市2023年布洛陀民俗文化艺术节暨“百香百色”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宣传推介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着力推介德保优势资源,打造德保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德保观光旅游。据统计,在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德保县累计接待游客27.93万人次,同比增长318.11%,实现旅游消费15009.11万元,同比增长261.48%,两项数据均大幅超过2022年同期,全县旅游市场整体安全有序,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
三是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强各民族良好体验感获得感。坚持抓创新、提品质,抓安全、保稳定,督促旅游企业加强景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完善投诉处置机制,严格落实节假日值班、敏感时期专项巡查整治等制度,加强对景区、酒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大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旅游购物乱象以及“不合理低价游”,发现问题则督促及时整改,确保旅游市场秩序安全有序。严格规范投诉办理流程,在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涉旅场所显眼位置张贴旅游投诉电话,确保旅游投诉渠道畅通。规范投诉受理、沟通、办理、反馈流程,投诉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及时沟通,争取高效解决投诉问题,确保游客“放心游”,切实增强各族游客良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