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贺州市走好“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10-24 18:55     来源:贺州市民宗委     作者:赵金宾、曾园园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贺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打造“文旅融合+民族团结”发展模式,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感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领悟中华文化魅力,坚定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贺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铸牢“主阵地”,让民族团结进步“实”起来。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活动。面向基层尤其是民族地区开展全民阅读、戏曲进乡村、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惠民活动各类文学文化培训辅导活动8000余场次,惠及群众350多万人次;开展“乡村振兴 贺州有戏”系列活动注重塑造民族艺术精品。深入挖掘独具贺州特色的民族文化,创作推出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舞台艺术精品客家山歌剧《大炮养鸡》入选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大型桂剧《石鼓传奇》、客家山歌剧《城乡恋》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和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并分获桂花银奖和桂花铜奖,富川瑶族蝴蝶歌《流水欢歌迎客来》获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现场点赞肯定,《瑶山夜语》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瑶族铃鼓《长桌宴》获第十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舞蹈《同心房》入2022年全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中南片区)汇演活动并荣获2022“红绣球”广西舞蹈创作作品展演最高荣誉—“优秀作品奖”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建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45个(含12个自然村及26个社区或街委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市707个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各级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逾30万人次,线上服务群众40万多人次;各级文化馆(站)年到馆(站)4万多人次,线上服务群众7万多人次。

二是弘扬“主旋律”,让民族团结进步“连”起来。充分挖掘、弘扬、传承、保护贺州丰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讲好贺州民族团结故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市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贺州市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获批设立,自治区级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获得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优秀民族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载体。目前,我市共有瑶族服饰、瑶族盘王节、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4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瑶族婚俗、壮族舞火猫、八步八音、钟山桂剧等51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注重文化遗产有效活化新增革命文物遗址旧址185处,征集可移动革命文物645多件(套)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江氏客家围屋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编制《贺州馆藏文物精粹》,理顺项目审批文物勘探机制。依托文物古迹和传统村落,挖掘特色民族文化,通过文广旅融合,推出临贺故城、富川古明城、岔山村、槽碓土瑶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红”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注重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在央视投放“梦境黄姚·长寿贺州”城市形象广告,组织参加各类专业文化旅游会展,线上线下多角度、多层次不断加强贺州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已建成贺州市民族文化博物馆、富川潇贺古道博物馆、富川瑶族文化博物馆以及8村史馆等民族文化特色博物馆群。贺州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瑶族服饰”、“贺州汉魂展5个固定陈列展览,出借南越王博物院18件套(合79单件)汉代时期的珍贵文物,用于“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展推动宣传贺州民族优秀文化

三是吹响“集结号”,让民族团结进步“强”起来。坚持把促进旅游业发展作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使旅游业成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助推器。丰富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制定印发《“梦境黄姚·长寿贺州”主题旅游营销推广方案》《贺州市全面提振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实施方案》,“壮族三月三”“5.19中国旅游日”等节假日为重要节点,围绕长寿康养、传统民俗、非遗体验等主题,举办“开年游贺州”“全域旅游嘉年华”“潮玩三月三·相约游贺州”“电音派对和名特优农产品展系列活动”等“文旅+”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县(区)开展“璀璨贺州·东融之夜”五大夜间经济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在景区景点开展长桌宴、民族美食文化节、非遗展演等系列民俗体验活动,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精彩”的文旅活动氛围,持续拉动文旅消费。激发文创活力,做好民族文化传播载体。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步伐目前全市共有15项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技艺类非遗名录,形成13项产业化发展项目,产值5000万元。现已打造5个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基地发展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企业32家。选送的30余项非遗文创、非遗美食作品获广西区级奖项聚焦文旅新业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聚焦亲子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文旅消费新业态,联合市教育局认14家研学旅游服务机构,研发研学旅行精品线路10余条织青少年开展非遗研学活动,体验贺州传统文化魅力,做好贺州文化的小传承人。同时注重文广旅品牌打造,提升民族地区文旅旅游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市新增自治区级以上文化和旅游品牌17148家、自治区级以上产业融合品牌1082家。黄姚古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贺州成为广西首个中国温泉之城2020年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2021年成为全区首个双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市域全覆盖设区市。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世界杯押注 澳门赌场官网直营 澳門太陽城 澳门博彩官网 新葡京官网 海北藏族自治州科技局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信阳市林业局 吉林省人民政府 日喀则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