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云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打造“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桂在行动”示范试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党建+”为引领,以平台促交融。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广泛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各方合力,强化服务功能。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党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平安凌云等各项工作融合推进、互促共进。全方位推进互嵌式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各民族群众齐心协力携手建设美好家园。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绘就出凌云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繁荣发展的和谐美丽画卷。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各族群众大杂居和融居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访调研,在凌云县泗城镇茶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桂在行动”示范点。着眼推动易地搬迁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实施“搬迁后扶+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计划,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共融。
以“文化+”为领航,以文化聚民心。充分挖掘“泗城古州府”文化、茶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功能共融”,在创建工作、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上实现统筹联动。在办证服务大厅、法院、司法、村(社区)等下设双语服务窗口、居民议事厅、双语法庭、调解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等民族工作阵地。精心打造集非遗传承、民族讲堂、民族文化、同心书屋、爱心驿站、职工之家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之家”,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平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汇演、歌舞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各族群众同过民族传统节日、同唱一手曲、同跳一支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村(社区)建设环境,并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固定传栏,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资料等载体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结合主题党日和节庆日,开展“邻里互助”“公益服务”等主题活动,在互帮互助中加深各族群众间的感情,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以“治理+”为基础,以共治心连心。依托“党群服务驿站”村(社区)事务代办点、便民服务点、协商议事点、党群积分点、志愿服务点,围绕各族群众“急难盼愁”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各族群众活动阵地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搭建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扶弱济困等平台。延伸服务触角,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就业创业、户口迁移、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社会救助等服务,增加经济收入,进一步推动各族群众由空间居住上的融合嵌入上升为心理嵌入。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相互借鉴,风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团结友爱美好家园,持续提升各族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