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四抓四共”工作举措,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工作。
抓党旗领航,共谋乡村治理新模式。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党建+”工作定位,构建党建引领创建工作格局,建立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党支部工作制度,每个村级党组织划为一个区域。精心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促进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地。80多名乡镇党员干部组成攻坚队伍,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慰问等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培养各民族党员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探索出“党建+民族团结、党建+睦邻、党建+乡村振兴”治理新模式。目前,全乡共有少数民族党员281名,占党员总数的57.9%。
抓民生改善,共绘民族团结新蓝图。着眼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健全乡、村、屯三级联动网络体系,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工作投入力度,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近年来,平乐乡累计投资1521.85万元,推动美丽宜居乡村、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落实落地,实施村屯公路硬化200余公里,全乡138个自然屯道路已全部修通,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全部完成硬化,120个自然屯实现亮化。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办理各类民生事务8000余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0余件。着重改善民族聚居地人居环境,推进民族团结样板村改造,共投入570万元对洪力村六往屯进行立面装修、人畜分离和整屯规划改造,把六往屯打造成基础设施齐全、整洁干净、风景秀丽的风情瑶寨。2018年,平乐乡获评“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022年,被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卫生镇”。全乡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抓产业振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油茶、中草药、山羊和黄牛等特色产业,逐步构建“茶油、杉木、肉牛、山羊、桑蚕+林下养殖”等“5+1”“3+2”产业体系,形成山区片瑶族群众重点发展山羊、核桃等产业,丘陵片壮族、汉族群众重点发展油茶、苗圃、八角等林业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全乡现有专业合作社77个、产业示范园(点)10个;有肉牛示范基地3个,常年牛存栏量260头以上;山羊养殖初具规模,养殖大户户均存栏100只以上。
抓文化融合,拓展瑶乡圆梦新局面。平乐乡把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作为创建工作的支点,建设瑶绣特色文化长廊和同心广场,建设保持着山歌歌会、舞蹈及铜鼓、服饰与婚姻、抛绣球、瑶族斗鸟等生活习俗的风情瑶寨,其中,蓝靛瑶服饰制作、蓝靛瑶“度戒”(成人礼)仪式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梦娥、六往两个瑶寨的民族旅游业。其中,六往风情瑶寨发展家庭旅馆20余家,建成民族服饰家庭手工作坊30余家,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