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赋予一切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由“国”字头向“民”字头企业延伸,让民营企业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
加强政治引领,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共识。
推动民营企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企业党的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引导民营企业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要论断,促进民营企业在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持续组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组织14批次共1000多人次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班等活动。积极调研和走访工商联会员企业,选拔推荐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成一股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企发展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抓手,出台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坚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政务服务部门建立“一站式”审批制度,提升服务质效;财政金融机构优化融资平台,护航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人社部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畅通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信息渠道;司法部门联合律师事务所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帮助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等。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稳就业保民生的目标,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贵港市着力打造的五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的中国-东盟电动车生产基地,引进100多家电动车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吸引近万名各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6000多元。
勇担社会责任,彰显民族团结进步时代担当。
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等活动,引导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共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有1570多家民企、商协会与1120多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建立“扬翔新村”等市级示范点54个。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殷切希望,力所能及投身,力所能及投入乡村振兴,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建桥修路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各民营企业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点子、带项目、帮资金,为贵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企业、社会共同繁荣进步。如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责任担在肩上、落在实处,深入践行“以农为本、以猪为业、以猪富农”的经营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运用扬翔“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生态养殖模式,已带动63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辐射带动3.2万贫困户脱贫。在非洲猪瘟疫情下,通过扬翔“铁桶猪场”模式,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在各地乡村的1300多户“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户稳定健康养猪保驾护航。以订单合同形式实现“低价平价保价回收,高价二次分红”的良好经济生态,稳定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