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市立足41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的旖旎风光禀赋,深挖梧州岭南文化、革命文化、六堡茶文化、非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以“四个一批”为重要举措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旅游需求,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设一批文旅项目,充实旅游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为梧州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魅力”。围绕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目标,依托骑楼文化、广府文化等岭南古郡资源优势,实施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一期项目、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项目等项目,激活的古郡文化要素,为文旅发展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围绕打造全国知名六堡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目标,借力六堡茶横跨一、二、三产业势态,实施苍梧县六堡茶特色小镇旅游区等茶文旅融合项目,积极发展“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旅游新业态,让各族游客在茶香四溢中增进对六堡茶文化的了解,品读中华文明通过“茶船古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围绕高质量办好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目标,实施一批重点景区建设、改造升级项目,主动融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让各族游客在轻松自在的游玩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目前,梧州市计划总投资超400亿元的包括十大重点文旅项目在内的43个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其中有28个项目纳入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库。
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厚植旅游发展新优势。发挥梧州特色优势,精心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精品线路,以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各族游客前来游玩。聚焦梧州在广西党史上的“18个第一”红色资源,打造“广西红色革命摇篮”——红色研学之旅;聚焦六堡茶文化,串起“茶船古道”沿线旅游景点,打造“茶船古道”——六堡茶文化之旅;聚焦岭南历史文化,整合城区重点景区,打造“岭南民俗风情游”——都市休闲之旅;聚焦“长寿”“养生”,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大湾区休闲养生谷”——休闲康养度假之旅等4条基础优质线路。结合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等旅游消费黄金档期短途游、自驾游、小众游等出游热点,优化组合、适时调整推出踏春赏花、岭南风情游、六堡茶韵游、乡村休闲游、美食寻味等多条精品线路并提前做好线上宣传推介,以丰富的出游线路供给,吸引市内外各族游客前往游玩,在游玩体验中感受祖国多元一体化格局,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环梧州市区红色体育旅游线路、“梧州茶船古道·西江风情之旅”、乐不思“暑”朝“梧”看·岭南历史文化游3条线路入选国字号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前三季度,梧州市累计接待游客3569.78万人次,同比增长66.07%,实现旅游总消费303.21亿元,同比增长32.96%。
推出一批特色品牌,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提炼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出一批旅游特色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影响力,让各族游客在“品文化,饱口福”中直观感受各民族特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以粤剧、藤县舞狮、蒙山山歌、长洲下俚歌、岑溪牛娘戏等创作一批旅游文艺精品,吸引各族游客眼球,其中粤剧《抉择》、纪录片《红色丰碑》获得广西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南曲《青山永驻爱民心》入选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藤县狮舞两次登上央视元宵晚会。围绕饮食文化,推出一道道经典特色美食,打造冰泉豆浆馆等7家非遗美食特色体验店,从味蕾上留住游客。六堡茶、冰泉豆浆、龟苓膏、鸡仔饼、纸包鸡等梧州“招牌”美食产品,深受各族游客喜爱,成为促进各族游客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
策划一批精彩活动,打造旅游“三交”新载体。以“融”为理念,依托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策划一批精彩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梧州以旅交友、因旅促融。紧盯旅游旺季,精心策划举办“开年游梧州”“梧现精彩三月三”文化旅游消费季、“美好中国 幸福旅程”5·19中国旅游日暨“梧现精彩”全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等活动,促进各游客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解、加深理解。紧盯毗邻粤港澳、广西“东大门”区位优势,策划举办两广人游梧州、广西岭南风情文化旅游周、广西(梧州)粤剧节、“岭南风情 品读广西(梧州)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族游客的省际交流互动。紧盯武术、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以“文旅+体育”“文旅+游览观光”“体育+民族”模式,策划推出“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民族传统体育展演活动、“世界狮王争霸赛”、2023年“羽生杯”武术套路、跆拳道、拳击、散打邀请赛等系列民族文体赛事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体验中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