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池市坚持以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为抓手,立足当地民族特色,深挖各民族特色资源,先后推出7条红色游学精品线路、11个“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文明实践点;新增16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让广大游客在观光游览中感受河池民族文化的魅力,真正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欣欣向荣。全市169个公共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持续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全市开展民族文化惠民活动2393场次,累计受益各族群众899.93万人次。其中罗城“仫佬戏”和环江“毛南戏”等濒危戏种开展演出130场,举办铜鼓会35场,参演铜鼓3000多面,吸引壮、瑶、苗、汉等民族群众62.46万人参与。同时创作了民族音乐剧《拔哥》、民族舞剧《瑶乡蕴秀》、仫佬风情《妹耍去》、舞蹈《蛙乐》、声乐《老庚哥》、戏曲《他来了》等系列民族文艺精品28个,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用好旅游IP,促进文旅品牌提档升级。用好长寿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丝绸文化、铜鼓文化4个文化旅游IP,推动南丹县与贵州荔波县签订跨省(区)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黔桂跨省旅游示范区”,开启了河池旅游跨省区合作的先河。目前,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文旅品牌130个以上,数量位居全区前列。
加强文旅宣传营销,讲好河池故事。赴贵州、广东、四川等区外客源地开展系列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活动,持续开展“壮族三月三·相约游河池”“冬游河池”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同时,抢抓贵南高铁全线开通机遇,在首发列车上开展民族风情展演及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推出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景区五折或免门票、凭高铁票享受旅游景区门票、住宿和文娱体验项目折扣等60多项优惠措施,不断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和范围。2023年8月底贵南高铁全线开通后,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47.6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5.88亿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