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处桂西南边陲的爱店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边”的实际,做足“边”的文章,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设平安爱店,奏响治“边”战斗曲。一是有机融合。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两创”攻坚年行动为契机,将平安爱店建设纳入绩效量化考核,做到与“三会一课”、学习研讨会、中心组学习、“固定党日+”活动等有机结合,并认真落实党政军警民固边守边分析研判制度和党政军警民议边管边制度,坚决打击走私、“偷引带”、“四黑”等重点群体。二是统筹推进。以推广“党员地图”基层治理模式为抓手,组建法治队伍,配备专职网格员122名、兼职网格员22名,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疆基层治理格局。并引导抵边村民小组按照每10户组建治安堡垒,相互协助,互相监督,织密“邻里守望、十户联防”的边境治安防控网络。三是共建文明。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平台,引导每个村屯制定村规民约,并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镇获评星级文明户42户、文明家庭37户,全镇2789户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风向标,处处扬起崇德尚法之风。
发展口岸经贸,奏响增“财”欢乐曲。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建设崇爱高速、爱店口岸货物通道消毒场地、爱店健康驿站、镇区道路“白改黑”等10余个重大项目,实现口岸全链条闭环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行“一事一策”机制。引进落地加工、物流企业共6家入住园区,并完善食宿、停车等配套功能服务;主动与企业沟通,逐条研究收集到的问题与困难,一共帮助落地加工企业解决了10个实际困难。让企业安心搞生产,实现税收稳增长。三是完善“贸易管理”平台。有效推进平台的信息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确保边民互市贸易“真交易、真实惠、真收益”,并大力挖掘农村致富带头人21名,成立边民合作社,带动边民加入边民互市贸易,边民人均收入增加800多元。
发挥资源优势,奏响促“融”和谐曲。一是打造全域旅游路线。深度挖掘红色旅游元素,着力提升那逢屯、那党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店起义纪念碑旅游配套设施;结合堪爱村“公母山下·堪爱一生”乡村旅游区以及镇区公母山等景点,建设民族团结同心长廊、民族团结文化墙、红石榴书屋等,打造自然风光、红色文化、民族团结三者融合为一体的全域旅游路线。二是开展民俗特色活动。举办爱店镇“二月二”关帝庙会、中越边关“三月三”民族团结联欢、各村屯“歌坡节”等民俗活动,不仅促进全镇10618人与1万多名外地游客(近三年累计游客数)交往交流交融,还进一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是利用新潮营销方式。依托世界遗产名片,通过直播卖货等方式宣传推销本地特色小吃、农副产品、花山文化工艺品等,如瑶族同胞酿制的“瑶族酒”、山茶油等就深受众人喜爱。每季直播约有2000人次围观,让实物产品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促进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和谐共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