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靖西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县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为目标,立足五点发力,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截止2023年12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9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2人,通过“点对点”输送5868名劳动力赴粤务工,易地搬迁劳动力4644户10879人,实现就业4644户10446人,完成有劳动力搬迁户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劳动力就业率96%。
立足搭建用工平台稳定就业。一是持续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活动,组织开展好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面收集各级各类企业的务工需求信息,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市、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截止12月底,预计开展28场招聘会,组织130家企业进场,提供就业岗位16147个工作岗位,发放宣传资料9310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397余人;二是赶集招聘,搭建就业新模式。将现场招聘和民俗相结合,每逢各地风流节组织本地企业开展用工招聘。截至年底开展赶集招聘共18场,汇集36家企业为18个乡镇推送岗位2350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47人。
立足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就业。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整合融合推进职业技能提升,着力提高企业、培训机构等参与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行动为依托,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持续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截至12月底,预计开展31期培训班,培训人数1499人,其中脱贫人口1153人,易地搬迁371人。
立足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一是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国家创业担保基金1975万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274万元,财政贴息373.78万元,带动就业510人;二是落实农民创业奖补政策,有5家申请农民工创业奖补,拨付金额2万元,带动就业12人;三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管理,靖西市创业孵化基地运营以来,累计入孵255家,累计带动就业1186人,累积拨付企业申请场地和水电补贴429.80万元,孵化基地管理服务补贴261.4万元。四是落实帮扶车间带动就业补贴,截至12月底,预计发放帮扶车间带动就业补贴204.6万元。
立足温暖服务民生保障就业。一是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作用,通过按需设岗、严格管理上岗人员和强化保障服务等举措,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605个,其中人社部门开发2200个,乡村振兴部门开发5173个,林业部门开发1232个。二是充分发挥易地搬迁大中型安置点配套产业园区、就业帮扶车间、便民市场等就业载体作用,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机会。目前全市共有62家就业帮扶车间,今年新增认定4家就业帮扶车间,有序退出就业帮扶车间4家,推动2家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预计带动就业5662人,吸纳脱贫人口1365人。
立足高校毕业生服务积极就业。一是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应登尽登,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对有求职意愿、就业见习意愿、就业创业培训意愿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其推送招聘会、就业见习岗位以及相关培训等信息。截至12月底,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1970人,已全部完成实名登记,其中已就业1369人,登记为出国升学入伍75人。二是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为基层补充各领域人才。2023年“三支一扶”计划共招募到41名高校毕业生,现41名高校毕业生于2023年9月5日已全部到基层上岗服务;三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加大见习岗位开发力度,做好见习单位的认定、岗位募集和管理服务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参加就业见习,截至目前,已有就业见习基地10家,预计吸纳就业见习人员160人,拨付金额50万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