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南县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机构编制工作深度融合,聚焦“一条主线”,打造“两大阵地”,突出“三个强化”,扎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聚焦“一条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平南县委编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对民族聚居地在政策、人才、技术、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派驻3名干部担任大鹏镇、思界乡驻村工作队员,指导支持沃柑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先后派出15名帮扶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各族群众通过发展产业、提高职业技能、外出务工等形式加快增收进度。2020年大鹏镇花王村实现101户426人脱贫摘帽,脱贫率100%。给予经费支持民族聚居区开展盘王节和“壮族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联谊活动,积蓄我办民族工作力量,谱写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打造“两大阵地”,丰富民族团结宣传活动载体。一是打造富有行业特色的“党建引领 精编优政”特色党建品牌阵地。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互融互促。2021年以来,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先后共组织100余人次开展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组织爱心家长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发放慰问品,提供心理健康引导、人身安全教育等常态化关爱帮扶抚慰,将宣传大格局融入社会实践,营造良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氛围;联合县委统战部、思旺镇政府100余名各族干部群众开展2023年“党建引领·粽叶飘香迎端午 干群同心 互嵌互融促团结”活动,凝结民族力量,弘扬端午文化。二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学习宣传阵地。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班子会议、支部主题党日+和“业务大讲堂”学习内容,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以“业务+创建”的模式,结合全县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和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等工作,完成21个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及138个事业单位的评估,访谈干部职工200多名,发放调查问卷2700多张,多渠道多方式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实现创建活动全覆盖。
突出“三个强化”,民族团结与机构编制工作同向发力。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以机构编制为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到职能工作中。一是强化人员编制支持,助推光彩事业发展。为切实将平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经县委编委批准,2022年增加平南县民族宗教服务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着力解决我县民族宗教工作任务繁重、人员配备不足问题。二是强化编制资源挖潜,充实基层人才力量。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行政、事业人才招录力度,在编制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2021年以来,在年度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中,同意大鹏镇、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等民族地区用编计划共51名,此外,通过加大民族地区赴外招聘、“三支一扶”及教育、卫生、农业、水利等重点领域定向生招录用编保障,不断强化少数民族乡镇人才队伍力量;三是强化优化职能体系,凝心聚力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力添彩。以2020年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统筹谋划,明确各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和便民服务中心民族工作职责,投入11500元统一规范21个乡镇(含2个民族乡)壮文牌匾制作,为基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通过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县直人员编制下沉,改革后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大鹏镇所属事业单位编制配备比改革前高51.16%,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