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钦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融”的导向,着力实施“三项计划”,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惠民亲民接“地气”。在全区积极推广“社区大党委+民族团结”工作模式,深化组织联建、发展联动、文化联办、治安联防、环境联抓、服务联做“六联”活动。推进各族群众在网格空间互嵌融合,促进各族群众在居住空间上相融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完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机制,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发动各族群众决策共议、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实现群众的事共同来办、居民的事齐心来解决。依托端午、中秋、三月三等节庆,举办“端午‘粽’情钦北”、中秋非遗展演、非遗民俗“燕子节”、“歌飞三月三·情满八寨沟”等活动,促进辖区内各族群众思想相通、情谊相连。
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精彩纷呈聚“人气”。依托钦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景区规划,持续推进“文旅+民族团结”工作模式,积极培育乡村游、体验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有力促进全域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沉浸式拓展升级,进一步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促使文旅产业成为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重要载体,为推动钦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持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演出、“爱我钦北”、知识讲座和送春联等文化惠民活动,用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真实情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激发热情现“活力”。立足课堂主阵地,利用好“开学第一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高质量开好思政课。依托冯子材旧居、贵台龙窑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非遗项目进校园展示展演等研学活动,为各族青少年搭建起爱国主义教育、非遗文化学习、趣味手工实践等平台。组织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推动各族青少年手足相亲、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让各族青少年在交流活动、主题实践、互研互学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