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保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走深走实。
一是聚焦融合发展,不断增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把促进各族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研学正当时,成长在路上”“走进新农村,实践助成长”等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结互助精神,引导各族青少年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实践者和守护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举办“筑梦新时代‘艺起向未来”“美育赋能成长,艺术浸润心灵”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塑形铸魂中交往交流交融。精准聚焦各族青年需求,紧扣服务各族青年工作主线,开设“青年夜校”培训班,持续推出舞蹈、游泳、书法、摄影、绘画、美容、直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年夜校课程,满足不同青年的需求,让“青年夜校”成为各族青年业余生活的“充电站”和交友平台。
二是聚焦民俗活动,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以春节、“三月三”“歌圩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迎新春 送春联”“村BA”篮球交流赛、山歌文化交流赛、包粽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100余场,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载体。充分利用德保云、红枫党建网、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了《坚守非遗技艺 传承岁月匠心》《壮族提线木偶》等一批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当地民俗文化故事、民俗技艺过程、民俗文创产品等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通俗易懂地彰显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为民俗再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宽广的平台。积极举办2024年文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暨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志愿服务队深入各乡(镇)开展爱心捐赠、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切实为各族群众送温暖、办实事、谋福祉,架起干群连心桥,以中华文化入基层促进民族团结。
三是聚焦文化惠民,不断增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德保县大力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民族文化等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旅活动,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开展文化宣传服务宣传周活动,开设拉丁舞、中国舞等公益培训班,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学习文艺技能、享受文化活动、激发文化热情,提升全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德保芳山文化公园景区环境优美、人流密集等优势,成功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园”,让其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邀约各族群众共同欢聚、促进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润物细无声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游客休闲娱乐活动中。以矮马保护和文化传承为核心,打造“矮马王国”、建立德保矮马博物馆,集中展示德保矮马的起源、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德保矮马与民族精英的故事。开发各类涉马旅游产品及文创商品,增设赏萌宠、骑矮马、乘马车等研学旅游活动项目,开展亲子体验、社会实践、主题营地、户外拓展等研学旅游活动,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各族群众休闲、康体、娱乐需求。今年以来,德保县接待旅游人数达8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亿余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