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从基层社区抓起,以匠心提质邕城互嵌式社区建设,扩展实践“深度”,畅通互嵌“主渠道”,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一是抓好实践探索。抓好南宁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云平台)工作试点建设,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县(市、区)为基本单位、以全市一盘棋为基本布局,通过云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持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良好局面。进一步发挥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五社”联动作用,在广西率先成立社区发展慈善基金,推动社区开展“慈善幸福家园”“社会救助+慈善”“关爱一老一小”等公益慈善项目,积极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二是抓好示范引路。重点抓好50个重点社区示范带动和示范引领工作,以“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带动一片”为目标,持续深化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工作格局,推广良庆区蟠龙社区“136”工作法、青秀区凤岭北社区“1234石榴籽”和新竹社区“竹声倾谈”、兴宁区望仙坡社区“五联工作法”、江南区二桥西社区“逢四说事”等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忧、邻里解”。创新“老友议事会”机制,获国家级荣誉3项。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老旧小区和街巷老友议事会1199个,选举老友议事代表8380名,召开老旧小区改造专题议事协商会议2971场,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社区建设等问题超1.6万个。
三是抓好样本打造。深化提升国家民委城市事务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点“1+10+7+6”工作体系,以市民宗委为基层联系点,兴宁区望仙坡社区等10个单位为基层联系站,明确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和一次立法征求意见活动、每半年开展普法活动一次、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培训、每月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每逢重大节日组织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体活动的“六个一”活动,打造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南宁样本。近年来,各点站收集各族群众社情民意516条,解决并反馈问题135个,惠及各族群众1500多人(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