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持续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筑梦”强大合力,人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拥护者、受益者。
一是共育“石榴籽”,守护“民族花”。全县中小学校每月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活动,如民族体育趣味运动会、“广西三月三”活动、民族特色美食节,在校园里营造氛围,学生们拍照打卡、着民族服装,感受、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校园,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深化家国情怀。近年来,持续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如县第三小学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92小学开展线上手拉手活动,向学生们提供视频互动,介绍各自家乡的特色美食、风景,共享民族风情外,还互传友谊书信、同唱友谊之歌,架起友谊之桥,让一颗颗“石榴籽”开出一朵朵“民族团结花”。
二是画好“同心圆”,共筑中国梦。全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休闲娱乐活动中,接受熏陶,增强文化自信,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该县新春活动以“苗族系列坡会群”为主导,从正月初三到十九,全县各乡镇组织开展芦笙超级联赛、芦笙踩堂、“打同年”等系列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吹芦笙、打同年、赶坡会等苗家春节特色,2024年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64.8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5.19亿元。如和睦镇举办超300多年的“花炮节”传统活动,多年来,凭借两市四县六乡镇交界之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通过抬阁巡游、醒狮表演、舞龙表演、民族歌舞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吸引周边近万名各族群众前来参加,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最高时达16.8万人,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窗口。
三是民族“一家亲”,共享“大家庭”。全县多民族融合家庭数量大、分布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景象处处可见。2023年,融水县有105个家庭获柳州市、融水县“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该县与贵州省接边的大年乡、良寨乡、洞头镇、杆洞乡、同练瑶族乡等6乡镇,通过举办“村BA”运动会、采风、笔会、广场舞大赛、山歌擂台赛等,加强各族群众交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创建。如5月25日—26日,该县举行“文化艺术周”活动暨七省(区)山歌擂台大赛,来自广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四川、湖北等七省(区)的40位歌手汇聚该县一展歌喉,两天内多场次山歌赛直播,累计在线人次超百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