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观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聚能,思想聚力,文化聚心,服务聚情,努力构建“五个家园”,把各族居民群众紧紧凝聚在服务社会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中,用真心和行动谱写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和睦之歌。南观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霜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一、“显”引领优势,以党建聚能,共谱思想凝聚“主题曲”
社区党委始终树牢“谋全局必须谋民族工作,谋民族工作就是谋全局”的理念,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作为社区党委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常态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础。不断增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委、居委会的工作重点,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
二、“宣”有形有效,以思想聚力,同唱学深悟透“进行曲”
以多渠道、多样化载体全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覆盖面,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线上+线下“双线”宣传教育模式,扩大宣传教育面。采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举办交流会、报告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线下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民族知识微课堂,组建网格微信居民群宣传法律法规、发布民族政策知识、便民服务举措、活动通知等线上宣传方式,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创新搭建实践载体,推动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采取“支部+网格+小院”模式,以小院小巷议事会、相约星期五、和书记聊聊天(倾倾计)为平台建立议事角,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共建单位、各族居民一起议事协商。如:将张家百年庭院命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小院”,使家庭成为学习政策、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地,通过示范户建设树标杆、建典范、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阵地,为各族居民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继续讲好南观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同时利用民族之家、口袋公园、街区等活动阵地,成立宣讲小分队,矛盾纠纷处理小组,开展现场讲解、现场办公、志愿服务活动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24年,累计开展宣传政策、活用政策活动18场次,覆盖各族群众5000多人。
三、“展”文化魅力,以文化聚心,齐奏民族团结“交响曲”
一是聚焦以史铸魂。将党史教育融入到各族群众生活中,利用辖区的粤东会馆旧址、吴屋寨等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民族团结故事、廉洁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在党史的浸润感染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二是聚焦以文润心。居民自发成立社区同心文化艺术团,通过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实践内容、打造文化品牌等举措,在推进文化润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彰显文艺力量,艺术团创作的剧目《荔枝熟了》获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俏媳妇》获广西十六届八桂群星奖铜奖、《望穿秋水》获自治区首届基层文艺汇演三等奖。从外地调到玉林工作不久的南观社区壮族居民陆汉诚,熟悉芦笙、葫芦丝、吉他等乐器,积极加入社区同心文化艺术团,并担任社区民族信息员,成为社区文艺队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骨干。三是聚焦以文为媒。办好“节庆+体验”“节庆+交融”特色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春晚、“广西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系列活动、传统手工制作、厨艺大比拼、邻里节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惠及辖区各族群众12000多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谋”共同发展,以服务聚情,合唱民族团结“和谐曲”
坚持将妥善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作为团结凝聚各族居民的“催化剂”。一是配强先锋官。社区党委牵头组建网格服务队,划分7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4名,积极发挥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作用,及时帮助各族居民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如联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为辖区内易涝片区的排污管进行检修,帮扶并劝返有厌学情绪的失管儿童。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余件。二是打造服务圈。采取“10分钟生活圈”网格服务模式,通过网格居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收集民情民意,组织开展假期学生公益辅导、环境卫生整治、消防安全讲座、健康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社区壮族居民陆大哥几年前独生儿子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老两口和尚未成年的孙女相依为命,生活没有固定来源。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申请了公租房,帮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件事之后,不善言辞的陆大哥也主动加入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谁家老人病了,上下楼不方便的,他会主动迎上去搀扶;谁家买了大袋的大米扛不上去,他二话不说帮送上楼。从接收爱到传递爱,从被温暖、被帮助,到温暖和帮助他人,陆大哥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民族团结时代内涵。三是聚焦“一老一小”。利用节假日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举办假期儿童公益课堂,为老人免费理发、免费体检等。从2004年开始,社区每年重阳节都为辖区80岁以上老人举办“孝德敬老”集体祝寿会,这一传统延续了20年,深受居民的喜爱和好评,也成为了老人们最期盼的节日之一。集体祝寿会在社区中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孝”文化风气,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更对青少年一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社区书记周霜说:“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社区全力构建“一老一小”服务圈,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打造居民幸福生活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