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左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民族政策、民族资金优势,多方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奋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各县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发挥优势、错位发展,走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扶绥县林下经济年产值13亿元,其中姑辽茶产值4600万元。“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成效显著;大新县推行县级“5”特色产业(甘蔗、牛、优质稻、青梅、猪),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天等县肉牛饲养量达13.77万头,种植指天椒5万亩、年产值约1.5亿元;宁明县的合盛八角生产基地、万亩富硒花山小龙虾养殖基地、万亩坚果种植基地年产值超亿元;龙州县发展壮大“两种两养”特色产业,种植甘蔗53.36万亩,坚果产业年产值约4亿元,全县生猪存栏15万头以上,牛存栏3.8万头以上;凭祥市依托亿融鳗鱼养殖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江州区2022/2023年榨季入厂原料蔗502万吨、产糖64万吨,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产蔗产糖大县(区)。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化应用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扶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六百亿元”大关,青年产业园、空港经济区、山圩产业园三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百亿元;大新县锰业总产值完成29.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1.1%;宁明县糖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引进朗姆酒一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并开工建设,木业企业创造年产值28.77亿元;凭祥市全力推进凭祥产业园建设,休闲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江州区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89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3%。
文旅消费不断增长,多点开花助力繁荣。以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县域旅游市场快速成长,旅游收入增幅显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其中,扶绥县举办“潮玩三月三·扶绥万龙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602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61亿元;大新县积极打造边关旅游品牌,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成为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818.2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4.53亿元;天等县壮族霜降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等入选第二批100个“广西文化旅游打卡点”,全年国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5.79%、74.08%;宁明县积极打造生态文旅品牌,成功开展宁明“三月三”骆越王节、花山温泉小镇等系列文体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35.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64亿元;龙州县成功打造红色、边关、生态等多条研学线路,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58.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69.97亿元;凭祥市成功举办2023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累计举办边关音乐节等活动13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878.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80.52亿元;江州区在野宿集民宿、龙腾漂流游客服务中心等建成运营,在野宿集荣获2023亚洲酒旅大赏一中国区最美民宿集,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66.7亿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