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现为一校五址,教职员工989人、学生14495人,有汉族、布依族、羌族、畲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30个民族,少数民族师生占比42.3%。学校以“让梦想启动未来”为办学思想,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努力圆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校先后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是以梦想启迪理想。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校以“梦想”启迪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梦想”课程“一个连着一个”,将“梦开始的地方”学校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我的梦”与中国梦携手并进的小学大思政实践课程,实施包括学生“童梦”、教师“追梦”、家长“育梦”课程在内的“梦想+”课程体系,形成开放融合的良好育人生态。红领巾大课堂“一节跟着一节”,通过红领巾爱学习、红领巾乐争章、红领巾在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做伟大复兴接班人。优秀少年“一批接着一批”,滨湖学生在广西少代会、中国东盟“红领巾”手拉手、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等大型活动中频频出镜,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自治区最美少年、南宁市美德少年等优秀学生代表不断涌现,展现出“知行美、道德心、中国魂、创造力”的良好素养。
二是以主线推动主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学校围绕教育教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学、融入课堂,推动学生德智美劳体全面发展、共同提升。抓开局起步,每年“开学第一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播种梦想•收获梦想”专项课程,一以贯之抓好德育工作,《追梦天空分外蓝 立德铸魂育新人》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抓特色教育,聚焦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变革,以“爱学”“会学”“巧学”“乐学”为核心理念架构“四学”课堂文化,以文化认同增进思想认同,先后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抓常态教学,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思政课、科技融创课、体艺传承课、特色劳动课等“石榴籽大课堂”系列课程,“梦之莺”合唱团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科技融创教育成果获2023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以交流促进交融。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校整合优势资源,畅通校外校内渠道,协同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新样态。重校研联动,与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手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基地”,多次开展“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讨,凝聚工作合力。重校馆联动,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等9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校馆联动,组织学生到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俗文化劳动基地开展民俗研学,引领学校“红领巾宣讲员”到基地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促进教育延伸。重校校联动,依托“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通过心连心云中队会,实现学生与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及区内多校学生牵手结队,共享“石榴籽”课程;线上线下共同开设“国旗下的讲话——理想大课堂”主题活动和“百名先锋我来访”等课程,深化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