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旧州街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载体,通过“五个聚力”,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五个家园”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在阵地、活动、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力“党建+思想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组建“方言宣讲团”,深入少数民族聚居村屯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依托民族团结林、明代抗倭巾帼英雄瓦氏夫人故居等,弘扬“忠勇爱国”民族精神,通过宣传栏、景区展示栏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语,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氛围。
聚力“党建+乡村治理”,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采取“党支部+”模式,把党建工作与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村民维权帮困、突发事件处理、法律援助等方面,成立村民族事务工作专班,将有威望、有能力的少数民族党员纳入支部委员,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力“党建+产业融合”,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坚持将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一方面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旧州街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民宿运营企业开展长期合作,签订服务协议,村集体通过线上和线下为企业引客流,每成功入住民宿一间,企业就向村集体分红10%的入住收益,全年村集体引客流入住率超30%,增加就业岗位12个以上;另一方面依托绣蕴坊电商平台、村邮乐购、赶街网等网络销售渠道以“走出去”模式大力开展绣球推介活动。绣球产业为旧州街带来年产30多万件近500万元的订单,带动农户月增收人均2000元以上。
聚力“党建+文化引领”,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挖掘民族特色文化,通过抛绣球、对山歌、南路壮剧等形式举办“三月三”、歌圩节、长桌宴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力,丰富了全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力“党建+联创共建”,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与景区开展联创共建,积极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古建筑修缮改造,最大力度保护古迹的完整性,通过实行制度化管理,形成群众自主协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己创建美丽家园的共管共建机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