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沿边沿海特点,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以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共建共享“五个家园”,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一是持续扩大开放,激活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新动能。强化全市“一盘棋”意识,凝心聚力促发展。紧抓东兴产业园区纳入国家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战略布局机遇,大力补强工业短板,1-10月全市新增上规入库工业企业1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3.56亿元,同比增长121.95%。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累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34个,总投资超130亿元。成功举办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暨“两国双园”项目分享圆桌会。成功承办全区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暨全区产业园区改革现场交流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今年以来,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超670万人次。全国第一条通边达海高铁——防东高铁正式开通,中国防城港——越南先安(东兴-芒街段)国际直达客运路线正式开通运行,东兴口岸列入全国首批“国际卫生陆港”。随着东兴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区”建设基础不断夯实,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同比增长5.4%。
二是秉持生态优先,提升滨海民族地区宜居新风貌。东兴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100%,先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成多个生态乡镇、绿色村庄、生态村。注重发掘京族海洋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打造非遗活动展示中心,连续多年举办京族哈节、开海节等若干大型民俗节庆活动,推动景区由单一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研学教育等多功能富集转变。大力发展近海养殖、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产业,京族成为我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打响“上山下海又出国”边境旅游名片,开通“陆上桂林”经东兴-芒街至“海上桂林”下龙湾的“两国四地”跨境黄金旅游和跨境自驾游线路。今年1-10月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分别达到1426.08万人次、137.99亿元,同比增长8.29%和10.08%。
三是注重边海联动,探索“五个家园”建设新路径。以“石榴花开国门红”品牌建设为重要依托,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累计举办50余场宣教活动、3场专题宣讲,覆盖群众达2万余人。打造国旗街、“石榴籽”工作室等特色阵地,构建竹山景区、大清国一号界碑、侨批馆等“五个共同”边境文化长廊宣传教育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生动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成功承办“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大型边疆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新华社单条报道浏览量突破160万。拓展与黑龙江、武汉市、新疆等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双向交流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合作联谊。构建互嵌式社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探索“基层党建+社区(村屯)警务+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以及“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边疆事务治理机制,成立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创新京族“哈亭调解”模式等一批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党建品牌,“国门党旗红”党建工程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入选国家民委典型案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