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兰县长江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自身实际,以发展促团结,以善治促和谐,多举措谱写一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民族团结华美乐章。
强化宣传教育, 夯实民族团结之基。该镇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及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年内累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党员教育培训10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11次、党支部深入学习宗教政策法规培训13次,覆盖全镇11个党组织,参与党员479人次,覆盖率和参与度均达到100%。在辖区街道、自然村屯等场所,通过发放和粘贴宣传资料,摆放展板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先后发放民族宗教宣传单页2000余份,广泛凝聚共识。
丰富活动载体,共建民族幸福之章。该镇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壮族三月三”的节日风俗,开展系列民族主题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认同,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2024年2月,在兰阳村、板隆村举办“蚂拐节”、铜鼓山歌会,百鼓祈福庆新春、百人唱祭蚂拐歌等独具民族特色活动,村民、游客在观、学、看中零距离感受壮乡文化。镇党支部联合三堂村村委举办2024年“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展演,借力“送戏进村”“铜鼓会友”活动,积极开展铜鼓文艺表演服务活动、到各村以及周边县区开展讲学,教学交流和惠民文化演出累计100多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凝聚人心力量。
抓产业强服务,共谱民族富裕之曲。该镇聚焦民族地区特色,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把“油茶黄金果”“三堂糖蔗”“长江麻鸭”打造成示范产业,打造富民增收产业品牌。全镇种植油茶4.98万亩,建成1.13万亩油茶示范基地1个,300亩以上油茶示范基地9个,年产值达7800万元;种植糖料蔗900余亩,年产量达5400吨,年产值达300万元;投资1500万元建设东兰麻鸭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已顺利投产。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4年,打造板林、三堂等4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和提升村,共计扩宽硬化道路10条,亮化文明墙绘400平方米,修建4条道路安全防护栏,新建纳彩、板恒等6个屯生活污水处理、集中推进坡立、纳岁等6个屯供水建设,让村民生活得更好、更美,不断为长江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注入新动力。
强化乡村治理,绘就民族共治之花。该镇着力推动民族事务管理与乡村治理“双轨合一”,发动党员干部、乡土能人、网格员、志愿者等先锋力量,以“网格分区,网点联户”原则,按周开展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摸排和走访服务工作,宣传各类惠民政策、发放便民联系卡、记录群众诉求,有效凝聚党心民心。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聚焦各族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民生关键事,引导各族群众通过参与议事、民主协商等形式,高效精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24年,长江镇三堂村获评“河池市先进协商议事室”荣誉称号、被河池市政法委推荐为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试点单位。同时,辖区内10个行政村积极推行“积分制”,共计兑换49852元物资,进一步激发全镇村民参与建设文明美丽、宜居宜业、民族团结新长江的积极性,促成“三治”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