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果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三个突出”,强化学思践悟,勇于担当作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民族工作“主心骨”。一是民族团结进步深入机关干部。依托主题党日、机关周五固定学习日等载体,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人大年度工作要点和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内容,召开民族工作专题研讨会,开展专题学习会2次,在机关楼道粘贴悬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民族团结进步深入人大代表。把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纳入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内容;组织开展“两官两员一律”进站活动,宣传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民族政策,参与民族地区纠纷调解。发挥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收集关于民族团结的民情民意活动24次,带动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平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人大代表获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12名。三是民族团结进步深入群众。加强邓公山红色主题公园、平果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平果市博物馆等16个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全市1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文艺演出等宣讲活动600余场次,实现乡村振兴+红色文旅+“四个共同”宣教点等多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平果人大”“微言平果”等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积极宣传有关民族团结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内涵与实质,传递好民族团结之声,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突出人大职能优势,把准民族工作的“主抓手”。一是发挥监督促进作用。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专题调研报告13项、开展组织代表视察5次,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4次,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民族团结工作等方面的相关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打牢基础。同时,加大对民族教育体育、乡村治理等事项跟踪问效,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平果市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授予“长寿之乡”称号。二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在关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上,及时作出回应作出18项决议决定,助推平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民族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6次,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专题调研13次,切实推动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三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邀请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和人大有关专工委组织的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等活动;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订阅《广西人大》,编印《平果市舆情摘报》,拓宽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采用“局长·代表面对面”“三问一评”等方式跟踪督办代表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办结代表建议事项321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亿多元,一批城乡发展和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或有效推进,进一步促使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突出特色品牌创建,唱响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一是推动跨国文化体育交流合作方面新发展。严格落实市领导联系推进项目机制,积极主动参与“足球+”产业链项目建设,组织志愿者参与“金牌球市”打造工作,推动平果成为全国唯一足球“双甲县城”。比如,以足球为媒介,助推广西平果市呗侬女足与越南广宁省女子足球队,广西平果哈嘹国晶足球队与文莱皇太子足球队举行足球友谊赛,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将来迎接更多的外宾提供借鉴。二是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创新“联络站+民族团结”载体,在新安镇易地扶贫搬迁聚集地吉祥社区打造“人大代表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开展“红石榴”进校园等活动;召开全市“人大代表助力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经验交流会,安排优秀少数民族代表介绍履职经验,分享履职成果,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推动代表小组活动规范化,民族工作领域专业代表收集民族团结方面的意见建议96条,并加强跟踪督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得到具体地、现实地运用。三是绘就县际人大跨区域合作新画卷。与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一联五共”跨区域联建模式,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6个,少数民族优秀代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通过“线上交流、线下调研、联合建议”的方式,共同开展座谈学习交流、联合调研、边界纠纷调处、“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等活动60余次,进一步促进县级周边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