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色市委老干部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政治引领+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聚焦助力建设“五个家园”,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注入“银发”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拧紧“一股绳”。紧扣“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结合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志趣爱好和优势特长,组织开展助力“五个家园”建设活动,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员、宣传员、传承员、指导员和调解员,为老同志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指明方向路径。同时,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老干部党校培训、老年大学思政课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和“金秋学苑”等网络平台作用,定期转发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组织收看网络专题报告会,强化舆论正面宣传引导,让老同志在学习教育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去年以来,线上线下开展相关学习培训、专题辅导、主题宣讲36场次,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
拓展阵地建设,搭建“连心桥”。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和涉老社团组织为主阵地,深入挖掘整理、弘扬传播民族文化。依托市老年大学,连续10年举办全市“多彩金秋”文化活动,通过民族服饰展示、歌舞展演、山歌会、书画摄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氛围。邀请11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加入“五老”队伍,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整理开发《趣味壮语》《五彩隆林》《蜡染技艺》等课程,定期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助力民族文化传承。近年来,创建“金秋家园”活动场所187个,设立老年大学社区(乡村)教学点5个,并利用这两个阵地组织开展“送课下基层”、送文艺下乡等活动36场次,让越来越多的学员加入双语合唱、民族舞蹈、山歌、手工等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多元素融入日常活动,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根植于群众内心深处。
坚持老有所为,共谱“新篇章”。不断丰富老同志发挥作用的活动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同向发力。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百色市税务局、右江区汪甸瑶族乡、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考察民族团结建设情况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主动为民族团结进步发声点赞、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全市12个“银龄专家库”作用,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等方式助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帮助解决少数民族青年人才培养、民族区域技术推广、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问题30余个。依托“老书记工作室”“银发志愿服务队”等载体,引导老同志融入社区网格,积极参与家风家训教育、矛盾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倡导、关爱青少年成长、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为推动多民族群众共话发展、互帮互助发挥积极作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