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聚集在村文化活动中心,或跳舞、或健身、或在农家书屋翻阅书籍,村民其乐融融。这是靖西市地州镇坡豆街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族人民群众和谐生活、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地州镇坡豆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平台建设、志愿服务、传承文化,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打造交流平台,夯实团结基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打造“红石榴驿站”,建设同心议事亭,以“微宣讲、主题演讲、答题竞赛”的方式开设“石榴课堂”,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嵌入式宣传,形成覆盖多元、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格局,激发各族群众情感共鸣,教育引导群众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先后举办“文明宣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等主题课堂10余次,参与群众1000多人次;建立“红石榴书屋”,在寒暑假期开设“彩虹课堂”,组织青少年儿童举办主题阅读、少儿科普知识宣讲、书法和绘画教学等活动,带领青少年儿童诵读国学经典、红色书籍,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根在孩子心灵深处。
深化志愿服务,激发团结共鸣。打造更加完善的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多元服务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将“红石榴驿站”服务职能延伸到群众身边,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特惠性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春节送对联、重阳节义剪、元宵送爱心汤圆等互助互帮的志愿服务活动6场次,受益群众600余人。常态化开展“美丽家园我出力”卫生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村屯日常工作,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睦邻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团结共识。在春节、歌圩节、广西三月三等节日,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文艺宣传展演,常态化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本土文艺队作用,围绕民族政策知识等内容编排快板、壮族末伦、山歌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节目20余个,鼓励3支民间文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民族文化,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百姓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让群众在形成中华文化认同一致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