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新县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践行“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新路,高质量共建共享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坚持生态立县,守护绿水青山。大新县积极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24年,该县完成造林面积1.3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268.21万亩。同时,组织编制了《大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2024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Ⅱ类标准。硕龙镇荣获全市首个“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称号,德天村、明仕村、安平村、板价村也被评为“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乔苗水库入选“2024年度广西幸福河湖名单”,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获评“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大新县将造林绿化与各族群众增收紧密结合,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多元化综合发展模式。加大对林下养殖的资金扶持力度,共投入10多万元支持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基地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加大制糖、锰业、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大新县还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重点产业领域,引企入园,转变思路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引进了一批增优势、添活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工业由“双高”向“双新”稳步转型。目前,百亿元新型工业体系已初步成型,为大新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盘活绿色资源,点燃经济引擎。大新县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渠道。将生态建设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成功创建了明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体系,并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称号。同时,该县还积极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加快补齐传统产业链。2024年,该县共有9个项目纳入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其中湘桂制糖产业升级与高端化技改项目还纳入了工信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目前,已完成技改项目4个,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350%,加快绿色技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