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2025年新学期伊始,梧州市各中小学校师生齐集,红旗招展。
“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
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
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
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梧州市各级师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中发出的共同心声,道出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强烈荣誉感和自豪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持续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四大工程”,努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动全市各级学校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今年春季开学首日,梧州市开展以“求实创新共成长,团结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此次活动规模宏大,全市1592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同步开展,近75万名学生、少年儿童踊跃参与,是参加学校和人数最多的一次,成为新学期校园里一道亮丽的民族团结进步风景线。
梧州市第八中学在学校音乐厅举行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准时开始。学校对“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既有历史老师专业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也有音乐班、播音班同学带来的特色表演歌曲《中国人》、朗诵《盛开民族团结之花》,还有不同民族的同学上台分享民族习俗知识,300多名师生在这里共同“品尝”了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学“盛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中的结对共建学校——香港蔡章阁中学的师生当天也在线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活动,当爱国歌曲在音乐厅响起,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在两地学生心中共同流淌。
梧州市第十四中学以“开学第一课”活动为契机,结合“国学经典塑内涵”的办学特色,开展跳竹竿舞、抛绣球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开展“品华夏古韵 弘中华文明”中华诗词大会活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班会等三大项目活动,在沉浸式的活动体验中让各族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在学生们伴随着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韵律中实现身体记忆与精神共鸣的统一,将文化传承的具身体验转化为“五个认同”的价值自觉。
梧州市振兴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新春游园活动、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课、开展空气炮及无人机庆新春送祝福表演等形式,营造团结友爱、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苍梧县第一中学,全校2000多名学生共同演奏葫芦丝民族乐器,大家在悠扬的旋律中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厚植民族团结情怀。在六堡茶的发源地苍梧县六堡镇,各学校纷纷以六堡茶为元素,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品茶活动等,向同学们讲述六堡茶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交融共进、互促共赢的故事。
岑溪市第一中学,“开学第一课”丰富的内容让同学们兴致盎然。他们先在操场观看学生龙狮队表演、原创竹编舞《岑山秀水竹编情》等充满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再亲身参与板鞋、投绣球等民族体育运动,还有陶艺课、扎染课等非遗文化的特色课程可以体验,大家在满满的文化自信中坚定爱国心兴国志。
藤县藤城中心校,邓梁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有趣的东方狮王》。他结合藤县狮舞文化品牌,把狮舞非遗文化的历史由来、分类、特点等,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实物生动展现出来,增进了同学们对“狮舞”作为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深刻内涵的理解,筑牢共有精神家园。
蒙山县夏宜民族学校,“开学第一课”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民族体育运动会为主角。在这里,竹竿舞、抛绣球、打陀螺、大象拔河等民族体育项目轮番上演,“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同学们在比赛中展现顽强斗志和团结合作,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活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因地制宜,全覆盖、分众化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幼儿园、各小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观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视频、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方式,让各族少年儿童感受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意识。在中学,各学校通过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树牢“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在各族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颗“爱我中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的“金种子”。
活动当天,自治区民宗委民族团结促进处一级调研员吴汉时,梧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世恰,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增山,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梧州市委会主任委员钟锋等领导分别前往梧州市第八中学、第十四中学、振兴小学等观摩指导。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教育局、市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也分赴各县(市、区)有关学校参加系列活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