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贵港市 “绿色引擎”驱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04 12:25     来源:贵港市民宗委,贵港市林业局     作者:唐远全,宁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贵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的绿色发展决心,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共识、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林业工作协同发展之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南方板材之都”称号。

林业工作坚持铸牢主线,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共识

贵港市林业工作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纳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过程,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考核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林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频共振。开展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活动,加强对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民族政策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林业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民族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与民族地区的科技合作,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和成果,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养了一批本土的林业科技人才,为民族地区林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举办林业科技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市3人获聘国家林草乡土专家,20多人获林业行业副高级职称,56人聘任全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技术人员,20多名林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全市相关脱贫村、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林业科技报务,推广油茶良种10多个,培育优质油茶苗160多万株,油茶种植2.16万亩,建设麻竹示范林0.6万多亩、麻竹笋标准化示范基地0.2万多亩,辐射推广麻竹林面积1.8万亩。完成1个中央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和1个自治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完成市本级油茶、马尾松等多个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参与建成1个植物园,完成“大玉余甘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在民族地区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特色林业产业项目,平原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木业企业,全力打造“南方板材之都”。截至2024年,全市以旋切单板、胶合板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或个体)已达到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716家,占全区规上木业企业的30.4%,全市木材加工产业产值持续多年稳居全区第一,2024年完成规上木业总产值501.9亿元,比增16.9%;年产人造板材超2400万立方米,占广西人造板年产量三分之一;全市木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拥有10万亩林产加工园区,其中贵港绿色家居产业园、覃塘绿色家居产业园获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国仅75家、全区仅6家)。平南县大鹏镇高坪村全村约3000多人,有300多人从事盆景产业,2018年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决定授予大鹏镇高坪村“广西盆景第一村”称号,年营业额达5千多万元,原本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当地群众逐渐富裕起来。

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林业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举办森林音乐节、民族风情摄影展、林业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吸引了各族群众的广泛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贵港市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积极挖掘和保护民族地区的林业文化遗产,将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森林旅游景点,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林业资源为特色,大力发展森林露营产业,在大地客・平天山森林营地、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等,吸引了区内外各族群众到此开展户外运动、研学交流、联学联谊等活动,有力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南县北帝山旅游区是2013年自治区确定的第二批“森林人家”品牌单位,入选国家旅游局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并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在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巨大作用。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盗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2024年,贵港市森林覆盖率约46.71%。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为各族群众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他们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共同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覃塘区蒙公镇新岭村多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大功夫,集中力量发展生态旅游,建成了集接待中心、生态农业展示厅、灵龟阁观景台、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观光绿道、特色农庄、民宿、登山健身步道及103栋房子和村庄庭院的风貌改造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该村荣获2015年度广西“绿色村屯”,2017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2019年荣获“国家森林乡村”。

积极化解林业矛盾纠纷,共建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建立预警机制,依托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深入开展林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工作,对风险隐患实行分级预警,将林业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建立跨市县合作机制,与周边市、县开展跨区域民族工作合作,以优势互补、管理互协、信息互通、合作共赢为原则,建立边界线乡镇、村的联动机制,互通情况、共商对策,联合调处林业矛盾纠纷。多部门统筹协调,整合政法、民宗、司法、林业等多部门力量,深入一线调研,查阅资料、实地勘察,摸清纠纷产生的时间、地点、面积、焦点及过往调解情况等根源问题,有效开展纠纷排查—分流处置—归口管理—跟踪落实全流程工作。创新调解方式,发挥人民调解以情以理劝和的基础作用,利用行政调解的专业优势,加强司法调解与前两者的联动,巧用调解技巧促成和解,市、县、乡共派出上百名干部蹲点一个多月,走村串户拉家常,促成双方恩怨一朝化解。搭建基层自治平台,在“一组三会”议事基础上,打造“幸福红·议事园”议事品牌,把各族群众议事的地点搬到农家书屋、祠堂等公共场所,主动接访下访,敞开渠道听取民声,解决林业矛盾纠纷。完善林权制度,全面清查、确权登记林地,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历史与民意,优化信息管理,明晰林权归属。强化法律宣传,借助乡镇集市、新媒体平台、法律讲座等多种渠道,大力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林权政策,提升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合法维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澳门威尼斯人博彩 娱乐十大博彩公司 澳门博彩在线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 赌博网址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营口市科技局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长春市科技局 陕西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