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新县恩城乡陆榜村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依托自身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巧借助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从文化传承、产业振兴、文旅融合三个关键方向精准发力,精心雕琢出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本,成功开辟出一条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特色发展通途。陆榜村先后斩获“广西森林村庄”“绿色村屯”等诸多荣誉称号。2023年,陆榜村人大联络站更是荣膺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陆榜村苏屯成功获评第五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成为乡村发展领域的璀璨之星。
一、文化赋能,激活民族团结内生动力
陆榜村深挖“知青文化+民族文化”双基因,在苏屯知青园创新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基地。2025年“三月三”活动中,集中展演“高腔诗蕾”非遗山歌、壮族“侬峒”丰收节游行等8项民族文化瑰宝,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教学,组织跨区域山歌擂台赛,让百年歌圩焕发时代新声。群众自发组建的“知青文化歌舞队”,通过节庆展演、村屯巡演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依托知青旧居改建的“村史馆”“知青书屋”,以实物展陈再现1969—1979年间43名知青与各族群众垦荒拓土、共筑家园的奋斗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景课堂。
二、代表引领,凝聚共建共享发展合力
陆榜村人大联络站创新“代表+村集体+群众”联动机制,9名各级人大代表牵头实施“美丽乡村共建行动”。推动建成特色民宿2家,带动周边50余户群众发展甘蔗套种、生态养殖等产业,2023年苏屯甘蔗产值突破90万元,人均增收4500元。村集体引进广西原乡人家公司专业化运营知青园,创新“保底分红+利润共享”模式,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以上。代表联络站还设立“民族团结议事厅”,累计协调解决各族群众诉求40余件,推动建成民族团结同心路2.3公里,真正把履职平台打造成凝聚人心的“连心桥”。
三、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陆榜村以“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融得进民族情”为理念,打造“知青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民俗风情”全域旅游线路。游客可参与古法制糖、壮锦编织等非遗工艺体验,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创新推出“爱心超市积分制”,将参与村寨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量化积分,激发群众共建热情。近三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七十余批次、游客1.9万人次,实现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美好图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