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渔家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做强“千里海疆石榴红 向海图强谋发展”品牌,全区合力推进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全线通车,平陆运河、钦州北过境线、横钦高速等项目钦南段全线交付施工建设。“钦州大蚝”第六次荣登中国品牌百强榜,并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钦州蚝哥”IP形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注册商标,其LOGO在北京正式发布。
以文化为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非遗渔文化,钦州海歌、钦州造船技艺、钦州传统蚝鼓制作技艺、钦州大蚝烹饪技艺等项目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蚝排情缘》代表广西参加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渔妹出嫁》《猫眼》演出分别获全国金奖、广西三等奖。《借平陆运河东风 助力蚝乡发展》入选广西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优秀典型案例。举办蚝情节等系列特色活动,联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各县区开展“农文商体旅”融合活动,市民游客一站式品味蚝乡文化、品尝蚝乡美食、游览蚝乡风光,沉浸式感受滨海运河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情,2024年吸引各族游客、企业家5000余人参加。以刘永福、冯子材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构筑社区共有精神家园,发动各族渔民群众组建远海民兵连,每年常态化前往南海维权护渔,最远抵达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团结一心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以产业为基础,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以设施农业为引领,推动工厂化养殖和陆基圆池养殖面积10.5万平方米,基本建成龙门港镇茅尾海海域大蚝新模式养殖示范区,建成久隆镇盛源高密度水产养殖项目等一批设施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一镇一品”,推广大蚝新模式养殖面积1.2万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康熙岭镇秀鲜对虾加工厂、尖山街道何记水产和西南冷冻食品加工厂等,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以旅游为引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利用平陆运河入海口、龙门大桥、龙门群岛和亚公山的独特资源,精心策划“步青云、跃龙门、上将军”旅游线路等滨海文化旅游项目。整合岛镇产业、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配套建设海上游客中心、水师衙门、龙门老街等一批文旅设施。以龙门海上龙舟赛、龙门大蚝文化旅游节等为亮点,打造“渔村风情文化”特色旅游,满足各族游客吃、住、娱等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龙门港、三娘湾、沙井岛等运河钦南段文旅项目开发,引进无人机载客“跃龙门”、船游运河和七十二泾等体验项目,拓展滨海运河消费场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