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以来,平果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多部门联动、文化浸润、群众参与等形式,进一步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多部门联动,构建宣传教育“强矩阵”。市委统战部、宣传部、教育局、司法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见行见效。市委统战部走进各乡镇歌圩节,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普及民族政策法规,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和美乡村。市委宣传部结合“三月三”,开展了“相约双甲之城 乐游魅力平果”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市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六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市司法局组织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进机关、进社区等“普法七进”活动。市政协则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组织委员深入学校、企业宣讲民族政策,并助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节庆活动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各相关单位在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国家安全、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将政策法规融入民俗文化,增强居民归属感。据统计,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册、民族团结宣传袋子、围裙等宣传品1万多件、开展宣讲活动24场次、举办文艺汇演1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文化浸润,厚植民族团结“精神根脉”。教育阵地和民俗活动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平果市第七小学通过“56个民族一家亲”主题海报讲解、民族团结课程编排,培养学生们的多元文化认同。邓公山红色主题公园、通天河景区等教育基地结合红色故事与民族奋斗史,吸引各族群众参观学习,增强共同体意识。此外,平果市以“太平二·一九”“同老三·廿八开岩节”等歌圩节为契机,展示民族歌舞、非遗技艺和地方美食,促进文化交流与经济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
群众参与,共筑基层“团结之基”。通过“党建+民俗”“教育+实践”等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注入强劲动力。基层社区通过多样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交流活动,组织邻里互助、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将民族团结融入日常生活。吉祥社区感恩馆,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各族群众感受发展成果,感恩党和国家的关怀。同时,全市12个同心文化载体、16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通过宣讲、研学、文艺汇演等活动,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