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期间,梧州市龙圩区依托全国夏季“村晚” 示范展示点,创新举办“诗画烟火气 富回村晚集”系列活动。活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粤桂两地各族群众在文化互鉴中深化“五个认同”,在合作共赢中凝聚发展共识,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促进“三交”(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创新范例。
一、搭建“交往”平台,以多元活动促空间交融
活动采用“白天有体验、晚上有展演、全域有联动”的立体场景设计,吸引了来自广西、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达25万人次。其中,粤桂青少年街舞大赛汇聚了80支代表队近700名选手,搭建起“以舞为介、跨省互动”的青春舞台。活动期间,“乡情悠悠”圩市设置了特色农产品、非遗技艺、美食体验三大展区,汇集蜂蜜、六堡茶、叶脉画、梧州纸包鸡等 200余种粤桂特色商品。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核雕、叶脉画等技艺,中医师开展现场义诊,并免费发放养生茶、药膳汤包,打造出“一圩跨两省”的沉浸式集贸空间。游客在品鉴乡土风味、观摩非遗技艺、体验中医养生的过程中,共话两广同源的乡愁,形成“看非遗、品乡味、促养生、叙乡情”的跨省文化互动场景。在“宋韵时空漫游”沉浸式体验区,粤桂青少年通过叶脉书签制作、醒狮步法学习、诗词雅集等日均30余场互动活动,充分感受非遗手作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创新采用“非遗+体验” 模式,让青少年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角,推动宋韵文化与现代生活接轨。此外,还设置“中华民族知识问答”“粤桂文化拼图”等闯关任务,2000 余个家庭参与互动游戏,进一步深化“五个认同”。
二、深化 “交流” 内涵,以文化互鉴筑精神纽带
活动聚焦“岭南文化共源、中华文化共融”,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广西鹿儿戏《十捧新茶颂党恩》,也有《粤语歌曲串烧》,还有展现新时代青年力量的街舞《齐舞奋进新农村》,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瑰宝”的核心理念。活动获得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报道,直播曝光量超700万次,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200万,“粤桂村晚一家亲”话题登上抖音热榜,借助数字媒介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传遍全国。
三、推动 “交融” 实效,以产业协同促发展共赢
立足粤桂交界的区位优势,活动构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的融合发展机制。龙圩区与广东封开、郁南等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非遗传承、农产品供应链、旅游线路互推等协作机制,推动六堡茶产业园、岭南文化研学基地等3个跨区域项目落地。此次“村晚”集市设立“粤桂协作专区”,梧州六堡茶、封开油栗、郁南无核黄皮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跨省同销”,3天销售额突破5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本次活动累计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1亿元,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龙圩区被赞誉为“宝藏县城”,成为粤桂“三交”的一张亮丽名片。“村晚”不仅是文化展演的舞台,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桥”,是推动“地理相邻”迈向“发展相融”的助推器,彰显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