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宁市首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蟠龙社区创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分钟生活圈”双轮驱动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和社区综合治理体系,为辖区各族居民织就了一张充满人文关怀的民生保障网。
一、构筑民族团结就业服务新平台
蟠龙社区积极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将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服务站创新“大数据+铁脚板+民族情”工作法,组建由社区各族工作人员构成的“石榴籽服务队”,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各族群众就业意向进行精准摸排。开展“非遗手工培训课暨一对一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班,联合城区相关部门举办“民族团结就业帮扶周”活动,帮助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二、构建15分钟综合服务生态圈
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基础上,蟠龙社区同步构建涵盖就业创业、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的立体化生活服务网络。依托“蟠暖邻里”公益集市设立民族手工艺展销专区,将就业服务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建成社区民族书屋、同心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成“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服务场景。真正实现居民步行8分钟内可到达基础生活服务设施,12分钟内可达综合性服务场所,切实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
三、数字赋能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站运用“线上快聘”智慧平台建立动态就业数据库,通过AI算法实现岗位需求与求职意向的智能匹配。截至当前,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20万人次,入驻企业6081家,发布岗位4815个,促成就业匹配1372人次,为844人提供就业咨询服务。
四、多元服务促进社区融合发展
服务站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举办“非遗传承人带徒计划”“民族美食创业培训”等特色项目,将职业技能培训与民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开展“灵活用工专场招聘会”“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等主题招聘,在各类招聘会中嵌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组建跨民族师徒结对帮扶小组,形成“就业带动团结,团结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