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是“世界人工宝石之都”。近年来,梧州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经济发展,赋予人工宝石产业现代化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使宝石产业发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载体、共富平台和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道路”的重要窗口。
(一)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宝石产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将宝石加工产业作为梧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持续推动宝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地方经济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物质基础。先后印发《促进宝玉石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梧州市宝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20-2025年)》《梧州市宝石加工环境污染防治条例》等系列文件,出台了系列扶持宝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促进宝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宝石产业从“小、散、乱”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深化科学技术创新,升级改造生产设备,推进产学研用,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保持人工宝石加工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效能等世界领先地位,钻石“火彩王后”以265个切面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切面钻石,成为该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目前,梧州市人工宝石产业现已形成来料加工、研发设计、精深镶嵌、饰品展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享有“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的美誉。2024年,全市宝石年产能约1000亿粒,占全国80%、全球70%,年综合产值约125亿元。
(二)联结协作,推动人工宝石产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富平台。在推动人工宝石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通过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业态融合等,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利益联结体,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设宝石产业集聚区,推动宝石产业集聚发展,梧州市先后建成宝石裸石加工集聚区、宝石产业贸易集聚区和珠宝饰品加工集聚区,梧州宝石城和宝石大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交易集散中心,入住商贸企业1000余家。大力推进人工宝石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上游产业方面,一批原料生产企业迅速崛起;下游产业方面,引进了旭平首饰、黎蒙珠宝等约400家珠宝饰品企业,推动宝石产业向珠宝饰品镶嵌等下游产业延伸,大批的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在龙圩区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全国第五大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基地。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扩大利益联结覆盖范围,如推动宝石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形成“宝石+人才”“宝石+科技”共同体;举办宝石节,与文旅融合,形成“宝石+文化”“宝石+旅游”新业态等。目前,围绕宝石产业,梧州市形成了包括宝石企业、宝石城交易大厦、宝石工艺学校、科研开发所、质量检验中心、宝石商会、从业人员等在内的合作互利共同体,全市宝石注册企业1153家,注册个体户2716家,累计带动15万人稳就业、共致富。
(三)开放经济,推动人工宝石产业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窗口。发挥梧州市作为广西最大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贸易通商史优势,全面发展宝石产业开放性经济,加速扩大国内外市场,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吸附力、区域影响力,以宝石为媒,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对内,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协作发展中持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内的莫桑钻研发生产基地,莫桑钻年产销量高达2000万克拉,占据国内莫桑钻裸钻市场总额的50%以上。对外,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战略机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各类展销平台,同时大力发展人工宝石产业跨境电商,大力拓展外海销售渠道,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带入选阿里巴巴国际站“十大数字化外贸产业带”,梧州国际宝石节已成为我国对外友好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梧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集散地,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可行之路的重要窗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