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柳北区长塘镇:党群共绘同心圆  石榴花开别样红

2025-05-23 11:10     来源:柳北区民宗局     作者:陆安妮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长塘镇是柳州市柳北区北部的近郊乡镇,近年来,长塘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红石榴”品牌为统领,创新构建“根系强健、籽实饱满、花开锦绣、红火相传”的民族团结进步体系,走出了一条“物质富有+精神富足”协同发展的共富新路。如今,长塘镇绘就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美画卷。

一、以先锋式党建强引领,“石榴根系”深扎沃土

一是建立党建引领“四级联动”。长塘镇党委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党委统揽、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设立70个“党员示范岗”,组织300余名农村骨干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带领各族群众开展道路绿化整治、路灯维修、上门救助等为民办实事事项270余件,促进形成“党建+石榴红”新格局。

二是打造思想浸润“立体矩阵”。长塘镇党委打造“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凝聚思想共识。在线上,在“柳北区长塘镇”微信公众号和“长塘之声”官方抖音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宣传民俗文化和民族政策。在线下,打造北岸村、长塘村“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和梳庄岭雷达连“石榴红军民一家亲活动基地”,并将民族团结进步编进村规民约、文明乡风三字歌等,让村民群众耳濡目染,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教育中增进“五个认同”。

三是创新基层治理“共治密码”。将“党群共议”与推进基层治理、乡风文明有效结合,召开各类党群议事活动,推动香兰河改造、恢复700余亩耕地等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同时推动平安共建,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为主的平安巡逻队,不定期在集市、居民居住区、出租房集中区等人口密集处开展安全巡逻,治安案件有效降低。在长塘村委建立警务室实现警力下沉,定期开展安全巡逻,提高公共安全服务质效,提高村民安全感。

二、以嵌入式服务聚民心,“石榴籽实”紧密相拥

一是构建全域服务“生态圈”。坚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打造“1+10+N”红石榴服务体系,设立“1”个长塘镇“红石榴家园”服务站,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10”个“石榴籽”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对接等“N”项一站式服务。建立“石榴籽”微信服务群,24小时在线解答政策咨询,架设连接各族群众的“云端桥梁”。

二是织密民生保障“连心网”。推动公共服务质效提升,推进民生保障,擦亮民生幸福底色。近年来,实施北岸、青茅、黄土三村风貌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在北岸、梳庄、西流新增安装92套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智能处理设备,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长塘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增加学位57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推动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不定期开展各类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开发公益性岗位18个,帮助各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是实施育苗成长“候鸟计划” 。针对辖区八千余名学生中超过半数是少数民族和外来务工子女的特殊情况,长塘镇启动“候鸟计划”,联合辖区学校开设“石榴籽学堂”,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语言辅导、课后辅导、文艺培养等,解决外来务工家庭后顾之忧。推动长塘小学组建儿童彩调社团,吸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彩调,编排儿童彩调短剧。“三月三”期间,长塘小学组织各族孩子唱非遗彩调《四门摘花》选段、跳起民族多耶舞,通过沉浸式民族文化体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以共生式发展促共富,“石榴繁花”绽放异彩

一是特色产业激活“共富基因”。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鼓励和引导各村党组织挖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北岸村推动草莓和圣女果立体种植、灵芝菌特色种植等运营运转,长塘村引进富硒蔬菜种植、香兰村引进香水柠檬种植等项目,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村级产业振兴活力。仅脆蜜金桔种植项目就可常年提供用工岗位20余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

二是集体经济筑牢“反哺基石”。持续打造“一村一品”,2024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5.85万元,各村已连续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稳定的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反哺”条件,通过提取公积公益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学生入学奖励、节日活动等方面惠及群众。

三是非遗技艺驱动“非遗经济”。大力扶持辖区非遗美食龙塘扣肉、梳庄枕头粽的发展,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柳州市、柳北区级非遗项目。指导农户发展食品产业,驱动“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转变,以非遗为宣传名片,扩大品牌影响力,龙塘扣肉获中央电视台报道,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外来少数民族个体户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青茅村、长塘村自发形成“苗衣一条街”,让各族群众交融互嵌、安居乐业。

四、以浸润式传承传文脉,“石榴红火”代代相传

一是非遗传承唱响“时代新声”。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推出“彩调+宣讲”特色品牌。由彩调艺人和青年干部组成“彩调宣讲队”,将党的理论、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到彩调曲目,创作了《团结奋进跟党走》《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原创剧目。这种“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方式,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让党的创新理论、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彩调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志愿表演和彩调宣讲70余场次,直接受众达八千多人次。

二是节庆活动架起“连心金桥”。传统节庆成为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在春节、“三月三”、重阳节、丰收节等重要节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推动彩调传情、芦笙比响、渔鼓奏乐等传统表演形式同台竞技,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为本地各族人民和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群众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舞台,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近年来,通过“柳州笙超”(芦笙超级比响大赛)、“乡村嘉年华”“外嫁女回娘家”“青茅村篝火村晚”等吸引游客,切实发挥文旅融合“1+1>2”的叠加效应。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感慨:“在这里过年比家乡还热闹。”

三是文明实践培育“精神沃土”。大力弘扬孝老爱亲、敦亲睦邻、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通过“家风故事会”“邻里茶话会”等形式,带动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组建由各族群众构成的志愿服务队10支,开展环境整治等服务活动80余次,惠及群众3000多人次。依托以青年党员干部为主的“青声新语”809000理论宣讲团,全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开展集中宣讲160余场次。如今,参与志愿服务、团结互助成为新风尚,各族群众在共建精神家园中实现了情感共融、价值共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赌lol比赛 澳门网上真人赌场 十大彩票平台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 十大博彩网站 大连市林业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利局 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长治市科技局 阿拉善盟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