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博白县人社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到工作中,以“五弦共振”模式,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一、党建强基,奏响思想引领“主题曲”
博白县人社局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牛鼻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生命线,与人社业务同频共振。通过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沉浸式教育。今年以来,博白县人社局已组织5次集中学习,覆盖党员干部185人次,让他们坚定信念,凝聚起推动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为确保民族团结工作落实,博白县人社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与计划,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如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融入干部职工内心,成为日常工作的价值追求。
二、就业搭台,谱写共同富裕“进行曲”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博白县人社局全力扶持就业创业,为各族群众搭建幸福“桥梁”。今年以来,博白县人社局已举办57场线上线下招聘会,1180家次企业参与,提供3.49万个岗位,现场5253人达成就业意向。“入企探岗”让求职者实地感受工作环境,“直播带岗”将直播间搬进车间,实现“指尖流量”向“就业留量”转化。与此同时,按需开发公益性岗位,为3056名脱贫劳动力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提供岗位;144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12412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助力各族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这些举措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认同,让群众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
三、社保织网,吟唱民生保障“暖心曲”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也是民族团结的后盾。博白县人社局落实社保政策,扩大覆盖面。截至今年5月,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并缴费77.93万人,发放社保待遇5.09亿元,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固了民族团结根基。此外,在社保服务大厅,设置“民族团结专岗”,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等服务模式,让民族群众办事更便捷,感受服务的温度。
四、人才赋能,演绎乡村振兴“交响曲”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民族团结的活力源泉。博白县人社局优化人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今年以来,博白县人社局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育卫生系统专场招聘,教育、卫生系统专场签约389人,基层卫生系统招聘23人。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9912人接受培训,素质得以提升。核发1367本初级职称电子证书,支持各族人才成长。这些人才深入乡村,带动各族群众致富,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五、权益维护,弹奏和谐家园“协奏曲”
权益维护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民族团结的保障。通过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有力有效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共筑和谐家园。民族团结不是抽象口号,而是浸润在民生服务的点点滴滴。博白县人社局将持续推行“五弦共振”模式,在就业创业中增进情感认同,在社会保障中促进机会均等,在人才流动中加强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让民族团结之歌在白州大地越唱越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