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州市立足桂粤湘“三省通衢”这个最大的地理优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打造省际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创共建“贺州品牌”,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一、写好“民族团结”文章,持续推动省际边界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新成效。一是组建一支队伍。全市各级政协围绕“健全机制,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挥委员主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制定印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委员行动”方案,组建政协省际民族团结同心走访交流和基层调研队伍,并举办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委员行动”座谈会暨“大宣讲”活动,以“大协商”“大调研”助推贺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试点联创。湖南永州、广西贺州政协共同携手打造富川湖广新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重点建设“十个同心”内容,即建强一个省际民族团结同心联合党支部、打造一个省际民族团结同心广场、种植一批省际民族团结同心树、建设一条省际民族团结同心路、打造一间省际民族团结同心“石榴籽”调解室、打造一个省际民族团结同心产业基地、组建一支省际民族团结同心群众表演队、打造一条省际民族团结同心巷、举办省际民族团结同心产业系列技术培训,示范引领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携手奋进。三是举办系列活动。在全市政协系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工作站,举办“省际联动促发展 石榴花开润瑶寨”协商共建、政协省际民族团结同心走访交流、市政协驻香港委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分享会、民族团结进步调研和引企入桂考察等系列活动,推进跨省际联动协商,推进宣传教育向基层拓展,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港澳台侨等统战成员中走深走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写好“深度交融”文章,奋力推动省际边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典范。一是以联交心,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为抓手,举办桂蒙琼三地各民族青少年共享云课堂活动、与新疆乌鲁木齐第124小学256名学生书信交流传递民族团结情谊、富川瑶族自治县490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广东省四会市玉城小学1800多名学生通过“云直播”线上共学等各族青少年“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共建共享网络学习交流、“青春建功新时代 志愿服务暖寿城”志愿服务交流等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互助。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广泛开展“石榴花开青春梦青少年经典云共读”“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开设瑶绣传承班、长鼓舞传承班、抛绣球传统体育项目兴趣班等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65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累计覆盖40多万师生。二是以文化人,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聚焦“优化服务”,建成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各族搬迁群众12715户61620人。同时,完善安置区幼儿园、中小学、扶贫车间、九个中心建设等配套设施,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平台,引导各族群众同心共筑共享美丽幸福家园。聚焦“全力东融”,引导动员广西东融石材碳酸钙交易中心、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和100多家规上龙头企业,创建112家东融融合型、返乡创业型、物流贸易型帮扶车间,为各族群众搭建就业创业新平台。目前,全市易地搬迁对象12715户61620人中,实现就业创业12286户27090人。聚焦“情感认同”,在78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大力推动“同心文化载体”建设,通过“感悟传统 团结你我 艾香端午邻里和”、平桂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届文化节、团结好家庭和勤劳文明户评选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中华文化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各族移民群众在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感情、团结互信,进一步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三是以旅促融,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探索贺州文化旅游赋能民族团结工作模式,深入挖掘贺州特色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突出抓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创新一批反映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态文明的地方文艺特色精品,拓展提升一批戏剧客家山歌剧、曲艺瑶族铃鼓、民族舞蹈等文艺作品艺术水平,开展一批“传递潇贺古道文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会、“省际联动促发展 石榴花香润瑶寨”“行政区域有界线·平安边界无疆界”共建、“以旅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活动、文艺轻骑兵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进乡村等民族文化展演展播宣传活动,打造一批中国温泉之城(贺州市)、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黄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姑婆山、富川秀水)等国字号文旅品牌,讲好民族团结“贺州故事”,传播“贺州好声音”,以点带面推动贺州与毗邻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三、写好“平安共建”文章,积极构建省际边界基层治理齐抓共管新格局。贺州区域内东、东南、南与广东省接壤,北与湖南省接壤,地处粤、桂、湘三省交汇中心,是广西连接湖南、广东的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自古贺州市便与广东、湖南山水相依、民情相通,有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天然优势。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坚持“自主平等、真诚守信、互惠互利、讲究实效”原则,指导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与粤湘毗邻边界县区、乡镇组建贺肇清永省际党建联盟,签订《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回龙圩管理区共建湘桂省际边界“潇贺古道党旗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合作框架协议》《桂湘粤三省四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联创共建框架协议书》《互助友好发展合约和民族宗教安全稳定责任书》等,建立以“组织共建、支部联盟;问题共解、矛盾联调;平安共创、治安联防;产业共兴、生态联保;资源共享、发展联赢”为主要内容的“五共五联”工作机制,开展湘桂省际边界“潇贺古道党旗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签约仪式暨民族文化交流联谊活动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紧密型实质性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二是强化信息互通。建立完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毗邻县、乡镇、村建立三级信息报送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其中,县级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毗邻村支部书记进行互访,共商、共解存在问题,确保不发生边界民族纠纷。八步区还与湖南江华县联合制定《民族宗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月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在毗邻乡镇互设民族宗教工作信息交流点2个,联合印制电话联络卡,确保信息互通、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解决发展难题1200多个,办好事实事4000多件。三是强化联合宣传。以联合宣传治理队伍为抓手,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营造同心共建边界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如富川与毗邻县组建1个湘桂省际(湖广村)联合党支部,并以党支部为依托,搭建9个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公共服务,拓展共建领域、完善共建机制,推动绘就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