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州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凝聚民族团结意识、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等方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目前,龙州县已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村镇16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5家,“广西民族特色村寨”3个。
凝聚民族团结共识。龙州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主体课程,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思想植入党员干部心中。推动专家宣讲团、百姓宣讲团进单位、进社区、进村屯,常态化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24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宣教活动200余场,受教育的党员群众5万余人,涵盖壮族、汉族、侗族等各族人民,民族团结共识进一步凝聚。
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龙州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视频、建设文化墙等方式,凝聚民族团结意识。大力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身边榜样,弘扬先进典型,促使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成为主流。在校园、工坊开设一批天琴、剪纸、壮锦等非遗课程,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近年来,龙州县有2户家庭荣获2023年广西“最美家庭”称号,建成抵边屯“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2处。
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推广甘蔗水肥一体化技术、坚果飞防技术、奶水牛克隆技术等,持续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依托毗邻越南优势,提高水口口岸货物通关速度,助推边合区产业园提档升级。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观光路线。立足当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铝、糖循环、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龙州县通过举办壮族侬峒节、歌坡节、春龙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融入唱山歌、弹天琴、织壮锦等文化元素,真正让各民族实现文化交融、文明互鉴。建立以李素英、秦华北为代表的壮锦、天琴非遗人才库,组建非遗文艺队伍,成立织锦工坊并打造成非遗研学基地。2024年来,全县共举办民俗活动50余场,“天才妈妈·壮锦梦想工坊”项目落户李素英民间工艺品制作专业合作社。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龙州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路通水通电全覆盖,太阳能路灯、污水处理设施等得到普及,村级办公场所、文化广场建设得到完善。按照网格化管理,推行电视夜校解纠法、“一站式”解纠法,坚持村民自治,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事务,提升治理水平。开展法制、反诈骗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龙州县曾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群众安全感率达98%以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